1936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飞回南京 说起西安事变,得从头捋捋背景。1936年那会儿,蒋介石一门心思剿共,跑到西北督战。张学良和杨虎城手握东北军和西北军,本来就对蒋的不抵抗政策和剿共命令不满。张学良早年九一八事变执行不抵抗,丢了东北地盘,心里憋着火。杨虎城在陕西也觉得抗日刻不容缓,可蒋还是坚持内战优先。两人一合计,就在12月12日动手,扣了蒋介石。这事变来得突然,全国震动。蒋被关在华清池,身边人乱成一锅粥。钱大钧当时是蒋的侍从室一处主任兼侍卫长,本职就是管警卫和日常事。事变前一天,张学良找他,说蒋的专列在临潼有故障,得移到西安修。钱大钧以前给张当过参谋长,信得过,没多想就同意了。东北军把专列拉走,这在事变后就成把柄了。 戴笠这人,得单独说说。他是蒋的特务头子,手黑心狠,情报网遍布全国。西安事变期间,他的手下在当地盯着动静。事变后,蒋飞回南京,戴笠第一个迎上去。蒋心情差透了,张学良陪着来南京,本想卖情面,可蒋气还没消,先下令扣张。戴笠看准机会,蒋一落地,他就汇报钱大钧的事。先提专列那档子,说军统检查过,专列没毛病,张学良就是想断蒋退路。钱大钧轻信张,分明有猫腻。蒋听了这,本来就疑心重,立马信了七八分。戴笠和钱大钧早有梁子,钱是蒋身边红人,戴笠总想挤兑他。这次借事变,戴笠顺势添油加醋,说钱进西安后天天跟东北军官喝酒,醉醺醺的,对事变迹象瞎子一样。更气人的,钱事变中受伤,东北军还给他最好的医院,一堆将领探视。这听着像通敌啊。蒋一听,火冒三丈,当场说抓钱大钧。 抓人行动快得很。戴笠带军统的人直奔侍从室,钱大钧正办公呢,就被铐走关起来。这事在国民党内部传开,大家都捏把汗。钱大钧跟蒋多年,从黄埔起就干,北伐东征都冲在前头。1933年他去鄂豫皖当剿总参谋长,那时就和张学良搭上线。蒋用他管侍从室,就是信他可靠。可这次,戴笠一顿话,蒋的疑心病犯了。钱被关几天,蒋气也消了点,想起钱受伤的事。戴笠的话有几分真,专列移走是事实,喝酒也传闻有之。但蒋多疑,得听钱自己说。钱被带到蒋面前,没多废话,直接脱上衣露伤口。那伤在胸口,肺叶上,事变当晚炮火中挨的流弹。东北军认出他,才送医院救治。蒋一看伤,明白戴笠漏了细节,气虽没全消,但算给钱机会解释。 钱大钧解释得清楚。事变夜枪响,他冲出去想救蒋,炮弹炸近,弹片扎肺,失血昏迷。醒来在医院,伤重没痊愈。这下蒋知道,钱不是通敌,是真负伤护主。东北军旧情在,探视正常。蒋虽谅解,但对钱能力生疑,免了侍卫长,只留一处主任。钱大钧就这样捡回饭碗,继续干活。戴笠这招没全奏效,钱没倒,但蒋对侍从室更警惕了。这事反映出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扯皮,戴笠的特务作风,蒋的猜忌心,都赤裸裸摆着。西安事变本是张杨逼蒋抗日,可蒋回南京后,还是先算内账。张学良被软禁,杨虎城后来也遭诱捕。钱大钧这小插曲,就在权力漩涡里转一圈。 回想蒋介石的路,他从黄埔校长起,就靠军校拉队伍。北伐打下江山,30年代中原大战稳住位子。可他疑心重,身边人总得防着。戴笠靠情报上位,特务处干的那些事,黑得见不得光。钱大钧呢,保定军校出身,黄埔教官,北伐时冲锋陷阵,忠诚没话说。西安事变这节骨眼,谁都得小心。专列那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戴笠放大成通敌,蒋一怒抓人,典型权力游戏。事变后,蒋签协议停内战抗日,可他对张杨下手狠。张被关半辈子,杨流亡遇刺。这里面,钱大钧的遭遇小却典型,衬出蒋的用人逻辑:功劳记着,疑点放大。 西安事变解决得快,12月25日蒋就飞南京。飞机上,他和张学良坐一起,张还想缓和,可蒋铁青脸。落地后,先扣张,戴笠汇报顺势踩钱。钱关押时,侍从室乱套,大家私下议论。蒋审钱那天,钱露伤口,蒋动容。伤是真,过程也对得上。蒋免职但留任,钱大钧低头干活,没怨言。戴笠表面恭顺,暗地继续拉网。这事没大张旗鼓,但高层都知道。国民党就这样,表面统一,底下钩心斗角。钱大钧后来随蒋去台湾,1971年去世。戴笠1946年飞机失事死,蒋到晚年还用他那套情报体系。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两次放弃了日本的二战赔偿。第一次是我国台湾省政府作出的放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