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再传新消息,美国贸易代表说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话! 据路透社报道,格里尔9月30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称,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约55%的关税为一个“良好现状”,但特朗普政府也希望可以找到让双边贸易更自由增长的领域。 一边说55%的高关税是“良好现状”,一边又盼着双边贸易“自由增长”,这世上哪有既要堵着门又想卖货的道理?说白了,这就是典型的霸权逻辑,既想靠关税打压中国,又怕自己承受不起代价,净玩些自欺欺人的把戏。 2025年特朗普政府把中国输美商品税率从25%飙到55%,覆盖了3700亿美元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这些老百姓常用、企业刚需的东西,这税可不是白加的,最终全摊到了美国人自己身上。 有数据算过,2025年美国普通家庭每年因为关税得多花2300美元左右,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不少家庭大半年的水电费,对低收入人家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就拿咱们常买的智能手机来说,里面的芯片、显示屏很多来自中国供应链,关税一加,美国商店里的手机价格蹭蹭涨,老百姓要么花冤枉钱,要么就只能用旧款,这哪是什么“良好现状”?分明是给自家民众找罪受。 更讽刺的是,美国加关税号称要“保护本国经济”,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家早就算过,长期这么折腾下去,美国GDP得降6%,普通工人工资要少5%,一个中等收入家庭一辈子得损失22000美元。 那些靠中国零部件的美国工厂更惨,原材料成本涨了,产品在国际上卖不动,有的干脆裁员倒闭。 之前美国农民因为中国反制丢了订单,现在制造业又遭了殃,格里尔还好意思说“良好”,这脸皮也太厚了。 再看他说的“找自由增长领域”,这话里全是算计,之前中美谈判时,格里尔就提过苛刻条件,要中国往美国投资、转移供应链,还不让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跟美国竞争,说白了就是想空手套白狼,用高关税逼着中国让步。 他们心里清楚,中国的商品物美价廉,美国消费者离不了,美国企业也需要中国的供应链。 2025年双方谈判后,美国其实已经悄悄减了91%的关税,还有24%的关税给了90天暂缓期,结果格里尔转头就只字不提自己的让步,光往脸上贴金说“美国赢了”,这算盘打得全世界都能听见。 咱们再回头看这贸易战的老底,从2018年打到现在,美国就没占到过便宜,当初特朗普喊着要减少贸易逆差,结果2023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都到1.06万亿美元了,比战前还高得多。 想让制造业回流?根本没成,反而因为供应链折腾,企业成本更高了。 国际清算银行都说,中美供应链只是多绕了几个弯,根本没断开,美国加的关税不过是给自家人添堵的“糊涂税”。 中国这边可没像美国想的那样被打垮,你加税,咱就扩大其他市场,跟“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年年涨,2023年都到19万亿多了,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这些“新三样”出口更是火得很。 美国不是拿关税当武器吗?咱也有反制手段,2025年2月就对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了15%的税,尤其是稀土这张牌,美国高科技产业离了它根本玩不转,这就是咱们的底气。 格里尔最近还把中国叫“合作伙伴”,这称呼变得比翻书还快,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这哪是真心合作?分明是美国国内撑不住了,物价飞涨,老百姓怨声载道,企业天天抗议,再不找台阶下,执政根基都要动摇了。 但他们又拉不下脸,只能一边维持高关税的假象,一边偷偷找机会缓和,这种又当又立的样子,谁看了不笑话? 说穿了,美国的如意算盘就是“低成本施压”:用高关税吓唬中国让步,自己又不想真的放弃中国市场。 可中国早就不是任人拿捏的样子了,想让我们牺牲利益换和平?门都没有,现在全球经济都讲究合作,美国偏要搞单边主义,到头来只会越来越孤立。 印度、巴西这些国家被美国加税之后,都告到世贸组织了,连瑞士企业都要把业务转到欧盟,可见这种霸权行径根本不得人心。 最后咱得看明白,格里尔的话就是场表演,对内骗选民,对外唬中国,但事实摆在那:高关税保护不了美国经济,反而会拖垮自己;想靠施压逼中国让步,更是打错了算盘。 中国该发展还是发展,该开放还是开放,倒是美国得好好想想,再这么折腾下去,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中美贸易其实已经停止!”俄罗斯专家直言,如果中国先下决定不再与美国做买卖,美国
【4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