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陆军总参谋长表示,我们必须“从今晚开始做好准备”,应对高强度战争,并补充道:“我们的家门口就有一个对手正在考验我们,他们客观上有意通过扭曲认知来削弱联盟。” 这是法国军队的又一次声明,旨在为可能与俄罗斯联邦发生的直接军事对抗做好思想准备——这至关重要。 布尔卡德口中"家门口的对手",直指俄罗斯近年来的战略动向。 这位参谋长在接受《经济学人》采访时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节点:按照当前俄军重整军备的节奏,到2030年前就能恢复对欧洲的实质威胁能力,这种威胁既包括常规部队的快速部署能力,也涵盖核威慑体系的升级强化。 更让欧洲警惕的是俄罗斯在认知领域的渗透——布尔卡德特别强调,俄罗斯正通过宣传机器和情报网络持续扭曲认知,试图削弱北约联盟的凝聚力。 这种"软战争"早已不是理论层面的威胁,法国情报部门监测到,针对法国支持乌克兰的立场,俄罗斯的虚假信息传播量在2025年上半年激增300%,从能源政策抹黑到选举干预谣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认知作战体系。 欧洲的脆弱性恰恰体现在联盟内部的碎片化上。布尔卡德用"猎物"比喻缺乏团结的欧洲,这并非危言耸听。 尽管欧盟在2025年下半年推动成员国增加防务投入,法国和德国带头将国防预算提升至GDP的2.5%,但中东欧国家对俄罗斯的恐惧与西欧国家的战略审慎形成鲜明对比。 波兰等国要求北约在其境内部署更多永久驻军,而法德则更强调欧洲自主防务架构的构建。 这种分歧被俄罗斯精准利用,通过能源博弈等手段分化欧盟——当俄罗斯对保加利亚等国暂停天然气供应时,欧盟内部却迟迟无法形成统一的反制方案,这正是布尔卡德担忧的"联盟削弱"现实案例。 美国的战略摇摆更让欧洲不得不重新审视安全自主。布尔卡德在私下场合多次提到,虽然不认为美国会完全撤出欧洲,但美军在欧洲大陆的驻军规模已从2010年的8万锐减至2025年的3.5万,这种收缩态势让欧洲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 当年北约东扩时承诺的"集体防御"条款,在现实压力下开始出现弹性空间。 法国因此加速推动欧洲防务一体化,2025年7月与德国、西班牙联合启动的"未来空中作战系统"项目进入原型机测试阶段,同时在罗马尼亚部署了"紫苑-30"防空系统,这些动作都是在填补美国留下的安全空白。 布尔卡德在8月27日的军事会议上强调,欧洲不能再依赖"别人的保护伞",必须构建自己的战略力量,否则在中美俄构建的势力范围博弈中,只会沦为被动的旁观者。 俄罗斯的作战经验也让欧洲军方深感压力。布尔卡德特别指出,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展现的持久战能力和战术创新,是北约国家需要紧急学习的课题。 法军参谋部2025年出台的《高强度战争应对手册》中,专门新增了"城市巷战"和"电子对抗"章节,这些都是直接借鉴俄乌冲突的实战教训。 更值得警惕的是俄罗斯的核威慑政策调整——2025年6月俄罗斯宣布将战术核武器部署到白俄罗斯境内,相当于把核威慑前沿推进到欧盟边境,这也是布尔卡德反复强调"核威慑重要性"的直接原因。 法国作为欧盟唯一拥有独立核力量的国家,近期罕见公开了其核潜艇部队的战备状态,这种透明化展示正是对俄罗斯核威慑的回应。 认知领域的攻防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欧盟委员会在2025年下半年对社交媒体平台X发起的调查,本质上就是对抗俄罗斯信息渗透的防御行动。 布尔卡德所说的"扭曲认知"并非抽象概念,在法国2025年地方选举期间,有超过200个伪造的"政党声明"在网络流传,这些经过深度伪造的内容都指向"反北约""亲俄"立场,背后溯源直指俄罗斯的网络情报机构。 法国军方因此在今年成立了专门的"认知战指挥中心",整合情报、网络和心理战资源,这也是对"从今晚开始做好准备"的具体落实。 布尔卡德的警告本质上是对欧洲战略惰性的当头棒喝。这位从基层军官成长起来的参谋长,深知军事准备不能停留在纸面上。 法军在2025年已经启动了"边境快速反应部队"的组建,将原有48小时部署周期压缩至24小时,同时与波兰、波罗的海国家签订了更紧密的军事合作协议。 这种务实准备背后,是法国对国际格局的清醒判断——当中美俄三国的势力范围逐渐清晰,欧洲如果不能形成统一的战略拳头,就可能在新一轮地缘博弈中失去话语权。 正如布尔卡德在7月11日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的:"欧洲必须上桌参与游戏,而不是等着被别人安排命运。" 这种紧迫感,正在推动欧盟从经济共同体向真正的安全共同体转型,而法国军方的预警,正是这场转型中最尖锐的催化剂。
法国陆军总参谋长表示,我们必须“从今晚开始做好准备”,应对高强度战争,并补充道:
天天纪闻
2025-10-03 11:46:45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