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战场传来重磅消息!尼康甩出王炸,全球首台无掩膜光刻机横空出世,直接瞄准AI

康安说历史 2025-10-02 22:46:07

光刻机战场传来重磅消息!尼康甩出王炸,全球首台无掩膜光刻机横空出世,直接瞄准AI芯片封装环节,这招避开EUV正面战场的打法堪称绝妙。 尼康这步棋确实走得够精妙,说白了就是不跟 ASML 在 EUV 的独木桥上挤破头,转头在没人盯防的封装赛道砸出了王炸。 要知道尼康在光刻机江湖里可不是新手,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靠步进光刻机击溃过美国 GCA 公司,跟佳能一起垄断过全球市场,后来跟风追 EUV 时才栽了跟头。 2007 年就造出了 EUV 样机,结果因为业务整合慢半拍,眼睁睁看着 ASML 把 75% 到 80% 的 EUV 市场份额揣进兜里,如今 ASML 光 2025 年第一季度就赚了 77 亿欧元,毛利率高达 54%,正面硬刚简直是鸡蛋碰石头。 这次推出的 DSP-100 无掩膜光刻机,算是精准踩中了 AI 芯片爆发的痛点。现在的 AI 芯片早就不是靠缩小制程就能堆出算力了,英伟达 H100、AMD MI300 这些 “算力怪兽” 全靠 2.5D、3D 封装和 Chiplet 异构集成撑场面,可封装环节一直被掩膜版卡着脖子。 传统光刻得先做掩膜版,这东西不仅贵,还特费时间 —— 黄仁勋就吐槽过,造一块 H100 要用到 89 块掩膜版,用 CPU 处理单个掩膜版的图案得两周,就算用 GPU 加速也得 8 小时,每年光算这些图案就要耗掉数百亿 CPU 小时,台积电之前为了加速还得把 35 兆瓦的功耗降到 5 兆瓦,换 500 个 DGX H100 系统才顶用。 更麻烦的是掩膜版有尺寸限制,AI 芯片用的 600×600mm 大基板根本塞不下,这就给无掩膜技术留了空当。 尼康的 DSP-100 刚好卡在这个缺口上,直接用直写曝光技术把掩膜版给省了,激光束直接在基板上画图案,还能分区对位智能纠偏,完美适配 Chiplet 组装的精细需求。 数据摆在这,每小时能处理 50 片大基板,比那些依赖瑞典、德国掩膜版设备的厂商效率高多了,要知道 Mini/Micro LED 封装都要 17 到 24 片掩膜版,现在直接一步到位,连原材料卡脖子的问题都绕开了 毕竟掩膜版的石英基板精加工环节以前还得靠进口。这就好比别人还在排队买限量版模具,尼康直接掏出了 3D 打印机,速度快还能随便改设计。 更绝的是选对了战场的 timing,现在 AI 封装市场正处在爆发期,飞凯材料的陆春都提到,高算力芯片得靠高导热封装材料撑着,2.5D 封装的混合键合技术都要做到 10μm 以下的精度,传统设备根本跟不上。 英伟达、英特尔这些巨头早就靠异构集成做大型语言模型了,市场需求摆在这,尼康不跟 ASML 抢 7nm 以下的逻辑芯片市场,反而去啃封装这块肥肉,简直是捡了个金元宝。 要知道尼康另一款浸没式 ArF 设备虽然产能能到 280 片 / 小时,价格还便宜 20% 到 30%,但比起封装赛道的增量空间,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说穿了这就是场聪明的错位竞争,ASML 在 EUV 领域当裁判又当选手,尼康早年吃过正面硬刚的亏,这次干脆换了赛道。 毕竟 EUV 研发就是个无底洞,ASML 背后有整个欧美产业链撑着,尼康单枪匹马根本耗不起,但封装领域的技术门槛没那么高,还能靠无掩膜的独特性建立壁垒。 现在 DSP-100 已经成了先进封装的香饽饽,说不定等 2028 年尼康推出兼容 ASML 生态的新设备时,就能靠着封装市场的积累,在逻辑芯片领域再抢回点地盘,这波先避其锋芒再曲线救国的操作,确实比死磕 EUV 明智多了。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