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彭博社记者提问,美媒报道称,中国谈判代表要求美方正式声明反对“台独”,美国此前的声明一直是不支持“台湾独立”,对此,我们的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这话等于直接认了,我们就是提了这个要求,而且提得理直气壮。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分裂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国际社会都清楚,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早把台湾的归属写进了国际法,联合国更是常年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美国当然懂这里面的门道。这么多年来,他们靠着“战略模糊”这套话术在两岸之间找平衡。拜登执政时说“不支持台独”,特朗普上台后又改成“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本质都是既不想彻底得罪中国,又想把台湾攥在手里当筹码。 台湾这张牌对美国太重要了。它卡在西太平洋“第一岛链”的核心位置,是美国对华“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的关键节点。美国通过对台军售、军事合作,把台湾打造成监控解放军活动的前沿堡垒,还能借着“台独”议题消耗中国的资源。 这种模糊策略让美国占尽了便宜,既警告大陆“动武有代价”,又约束台当局别搞“法理台独”,自己稳坐钓鱼台,随时能根据利益调整立场。但现在,我们就是要打破这种模糊。 这要求一摆出来,美国是真犯难了。从不支持到反对,看似只是措辞调整,实则是立场的根本转变。前者是“我不站队”,后者是“我明确反对你”,等于要美国放弃多年的战略缓冲。 但我们敢提这个要求,自有底气。这些年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肉眼可见,常态化台海演训已经成了常态,《反分裂国家法》更是把底线划得清清楚楚。美国智库的兵推早就显示,台海真要是起冲突,美军第一岛链的基地和舰队都得面临毁灭性打击。 不光是军事硬实力,我们的反制手段也精准打在了美国的痛点上。对参与对台军售的美国军工企业,我们直接冻结资产、切断合作;稀土等关键材料的出口调控,更是捏住了美国高端制造的命脉。 国际社会的风向也在变。世卫大会连续八年拒绝涉台提案,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多国领导人都明确表态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就连台湾本土的公众人物,像侯佩岑、张钧甯都站出来呼吁统一,“台独”的生存土壤早就没以前厚实了。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美国有求于人的地方不少。特朗普政府本身就带着商人思维,之前为了推动贸易谈判,就曾暂停对台军售,还拒绝了台当局领导人赖清德的过境请求。这种“交易式外交”的风格,让我们看到了推动其调整立场的可能。 王毅早就说过,中美之间要讨论台湾问题,根源就是美国干涉了中国内政。我们的要求一直很清晰,就是停止干涉,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次在谈判桌上把话说死,就是不想再给“战略模糊”留任何空间。 “不支持”的模糊地带,曾让“台独”势力有恃无恐,总觉得能靠美国撑腰。他们勾连外部势力搞挑衅,以为能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但这些人忘了,《反分裂国家法》里写得明明白白,三种严重情况下,国家必将采取非和平方式。 现在我们把话说透,就是要让美国选边站。是继续抱着“台独”这颗定时炸弹,还是维护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这个选择题,美国绕不过去。 这步棋走得够硬,但也够稳。台湾问题从来不是筹码,而是底线。我们在谈判桌上提出这个要求,本质上是在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也是在给台海局势定调。 国际社会都在看,看美国是不是真的能遵守一个中国政策,看“台独”势力是不是还能有生存空间。这不仅仅是中美之间的博弈,更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一次检验。 从“不支持”到“反对”,这两个词的转变背后,是中国实力的提升,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世界,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都不会被容忍;任何试图拿台湾问题做文章的国家,都得掂量掂量后果。 美国现在的纠结,恰恰说明我们的策略戳中了要害。这个艰难的抉择,终究要由他们自己来做。但无论结果如何,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 信源:中国台湾网
其实这是美国在给中国机会,中国一旦收复了台湾美国就会立马从中东撤军,既躲过了和中
【5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