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被杀,人们往往认为是赵王迁中了王翦的反间计。其实,李牧做错了一件事,才是导致

历史的回音 2025-10-02 04:16:56

李牧被杀,人们往往认为是赵王迁中了王翦的反间计。其实,李牧做错了一件事,才是导致自己被杀的关键。 公元前229年,赵国发生地震和大面积饥荒,秦王嬴政趁机派大将王翦领兵几十万进围赵都邯郸。赵王迁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倾全国之兵抵抗秦军。 听说这次赵军的主将是李牧,王翦暗暗吸了一口凉气。他深知李牧的厉害,秦军前两次伐赵都被李牧击败,包括他自己也是李牧手下的败将。 面对李牧,王翦感觉一点胜算的把握也没有,要想击败赵国,必须先除掉李牧。 王翦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反间计。于是,他派细作潜入赵国。用重金贿赂赵王迁身边的宠臣郭开。 于是,郭开就向赵王迁进谗言,诬陷李牧勾结秦军,准备里应外合攻取邯郸。 昏聩的赵王迁对郭开的话从来都是深信不疑,遂不加调查,就派赵葱去前线取代李牧,并解除李牧的兵权。 赵王迁这时候并没想杀掉李牧,毕竟李牧退匈奴、败秦军,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只是对李牧不放心,所以想先解除李牧的兵权,把他从前线调回来。 但是,李牧没有听从赵王的命令,他拒绝交出兵权。李牧倒不是贪恋权力,而是认为这时候临时换帅于军不利。而且,李牧认为身为大将,一切应以作战胜利为最终目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其实,李牧违抗赵王命令,这不是第一次。早在多年前,李牧作为戍边大将,在雁门抗击匈奴时,就违抗过赵王的命令。 当时,面对凶猛的匈奴人,李牧采取了深沟高垒的策略,几年都不曾出兵攻打匈奴。赵王责备李牧胆怯,数次下令让李牧主动出击,但李牧拒不听令,依然按兵不动。 赵王大怒,下令将李牧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这位代替他领兵的将军按照赵王的命令主动出击,结果大败,赵王不得不好言请李牧再次回去领兵。 虽然后来李牧大败匈奴,但是,李牧抗命的行为,已经在赵王心里结下了梁子,也为他后来再次违抗命令被杀埋下隐患。 李牧两次违抗赵王的命令,用心虽然是好的,都是为了打胜仗,但这种行为在赵王看来,就是大逆不道,就是造反。赵王可以容忍一次,决不会容忍两次。 于是,赵王迁命赵葱择机诛杀李牧。赵葱遂趁宴请李牧之机,暗伏杀手,于酒宴之上将李牧斩杀。 可惜,可叹,一代战神李牧,就这样死在小人和昏君之手。 后人论及此事,都批评赵王迁昏聩,听信谗言,杀李牧自毁长城。可是,如果李牧不是多次违抗君命,也不至于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0 阅读:57
历史的回音

历史的回音

过去如何塑造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