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轻微的车辆刮蹭,为何会演变成故意杀人?一名酒驾司机,又为何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多次碾压受害者?
事情发生在 2025 年 4 月 1 日的海南临高县。当天,杨某酒后驾车途经多文镇路段时,与张某的车发生了轻微刮蹭。这本是一起再普通不过的交通事故,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人始料未及。下车定损时,杨某深知自己酒驾的后果 —— 不仅可能被吊销驾驶证,更可能面临刑拘。于是他立刻提出私了,希望能用钱解决问题。但这个请求遭到了张某的拒绝。您可能会问,张某为何拒绝私了?难道他不知道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被拒后,杨某的情绪突然失控,双方从口角争执很快升级为肢体冲突。当杨某试图驾车离开时,张某上前阻拦。可谁能想到,杨某竟然直接开车将张某撞倒,更残忍的是,他还多次碾压张某,最终导致张某因内脏破裂抢救无效死亡。 大家想想,从轻微刮蹭到故意杀人,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让杨某如此疯狂?仅仅因为私了被拒,就要剥夺他人生命吗?
4 月 2 日,临高公安发了通报,杨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这里有个法律问题需要大家注意:杨某的行为为何被认定为故意杀人,而不是交通肇事?
我国法律里,故意杀人得满足三个条件:有刑事责任能力、有杀人故意、有剥夺生命的行为。杨某是成年人,明知张某拦在车前,不仅撞还反复碾压,这就是故意要对方死;而交通肇事是过失,杨某明显是蓄意为之。《刑法》规定,故意杀人最高可判死刑,交通肇事最高才 7 年,这差距,正是法律对生命权的绝对保护。
为什么总有人觉得酒驾能私了摆平?为什么遇到冲突,第一反应是用极端暴力?法律不会因为你是酒驾者就网开一面,更不会因"一时冲动"减轻惩罚。在这里提醒所有司机:方向盘上的每个选择,都可能改变两个家庭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