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33年,主席躲进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人

千浅挽星星 2025-10-01 22:40:41

[微风]1933年,主席躲进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然而,就是这一句话,26年后,她收到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1927 年,毛泽东和罗荣桓来到黄袍山组织农民自卫军,黄菊喜一见到毛泽东,就觉得这个年轻人和自己的大儿子吴朝义长得特别像,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她当场就认毛泽东做了义子,从那以后毛泽东也就开始喊她 “黄菊妈”,毛泽东小时候有个象征保平安的 “石头干娘”,但对于黄菊喜这个“干妈“不同,黄菊妈是他在革命路上遇到的、有血有肉且愿意为他付出生命的母亲。 这份感情,让她在 1933 年那个生死关头,做出了用亲生儿子吴朝炳的命,换 “义子” 毛主席平安的决定。 对于黄菊喜来说,尽管儿子吴朝炳的牺牲很惨烈,但为了革命,她还是忍痛将儿子送到了敌人的手中,就连她的其他儿子、女儿同样如此。 早在 1930 年,她的大女儿吴凤桂参加游击队后被捕,受尽折磨后被杀害,1934 年,她的大儿子吴朝义在战斗中为了掩护战友,身中七弹牺牲。 1936 年,她的三儿子吴朝福腿部受伤,最后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到了 1937 年,她的小女儿吴满桂也被汉奸残忍杀害。 七年时间里,五个孩子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她,她献给革命的,是她作为母亲所拥有的整个世界。 承受了这样令人心碎的痛苦,黄菊喜没有倒下,反而把自己剩下的人生都奉献给了革命,她成了 “红军交通员”,在深山里为红军队伍带路、侦查敌人的情况。 为了活下去,她离开家在外流浪了整整十三年,住过破庙,睡过山洞,靠吃树叶和草根过日子。她用自己身体承受的苦难,延续着这个家庭早已为革命点燃的火焰。 新中国成立后,这位母亲作出的牺牲总算有了回应,但她没有靠着过去的功劳享受生活,而是马上参与到清剿土匪、反对恶霸和土地改革的工作中,抗美援朝的时候,她又亲自动员自己的孙子参军,还一针一线地给前线的战士们纳鞋底。 1959 年,黄菊喜收到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在国庆庆典上,毛泽东紧紧握住了她的手,这一握,是国家对这位革命母亲的最高敬意。 1971 年,黄菊喜在家中去世,享年 89 岁,后来,政府在黄袍山为她和她五位牺牲的烈士子女修建了陵园,让这个家庭永远被后人所铭记。 主要信源:英雄母亲”黄菊妈 满门忠烈后人仰——咸宁网. 黄菊妈:一片丹心照日月,五腔碧血写春秋——中国军网

0 阅读:25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