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一票否决权,五常变十常?芬兰总统话音刚落,美方:过于天真 近期,联合国可谓是热闹非凡。毕竟芬兰总统斯图布的言论就让人记忆深刻,他居然扬言要取消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 这可就奇怪了,在今年以来的国际博弈中,芬兰并不是什么大国。即使自信如印度,也不敢说要取消安理会的否决权。那么芬兰又为何这样做? 根据外媒的报道,这次芬兰总统斯图布似乎对联合国改革充满热情。 他认为:当前国际秩序正在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全球正在进行的战争数量比二战结束以来的任何时候都多。 因此,仍然停留在1945年的旧框架下的联合国组织结构必须要改变,任何国家都不能拥有否决权,如果有哪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其投票权就应该被终止。 另外,他还认为: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不应该只有5个国家,而应该增加到10个,可以相对应的增加亚洲、非洲和拉美的国家。 从表层上看,斯图布的这些建议有一定的道理,他似乎是真的想要推动联合国朝着更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些言论很明显不符合现实。 因为谁都知道,联合国的权力并不是来自于联合国这个组织,而是来自于它背后的几个大国。 正如一些学者的观点,过去各大国凭借战争来博弈,如今各大国愿意遵守规矩,在联合国的框架下谈判解决问题。所以并不是五常因联合国而存在,而是联合国因五常而存在。 在这种背景下,想要推动联合国改革,就必须要平衡各大国之间的利益,尤其是要由5个大国中的某一个甚至是某几个力推才行——例如此前中国放弃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以倒逼美国改革。 斯图布此举明显有些操之过急,直接要取消大国的一票否决权,必然会引起大国的反弹。 而且尽管他想要增加亚非拉国家的权重这个想法很好,但是目前的五常结构很稳定,英法基本不参与投票,中国维护和平稳定,美俄进行有限的博弈和竞争。 若是一旦变成10个常任理事国,那必然会出现更激烈的博弈和斗争,其平衡也会被打破。 更为重要的是,原本五常议事三常拍板,商量起来更简单。而一旦10个国家讨论,中间的吵架辩论恐怕会比美国的议会还要激烈,到时候办事的效率将会大幅下降,这个设想也是值得商量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斯图布发表言论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立即回应称:该提议过于天真。 另外,斯图布不止一次提出安理会改革,此前还曾提出要把俄罗斯踢出五常。对此,俄罗斯的态度和美国一样,称其言论只不过是为了吸引眼球,根本毫无可能性。 普京也表态称,必须要保留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这是赢得二战的5个核大国的权力,也体现了当今真实的军事政治平衡。 总之,斯图布的言论除了吸引各国的眼球外,根本掀不起什么大浪,美俄两个大国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那么既然没用,斯图布为何还要不厌其烦的提出安理会的改革呢? 一方面,我们必须得肯定,斯图布还是充满理想主义的。 毕竟他在提出否决权时也呼吁,以色列无权在巴勒斯坦领土上违反国际法,加沙应该立即停火,释放所有人质,并确保人道救援畅通无阻。 而且,在5月的时候,芬兰总理奥尔波也的确曾呼吁国际社会对以色列施压,一定要确保人道主义援助物资送到受灾的民众手中。 另一方面,斯图布的言论其实也反映出了芬兰这个国家的安全担忧。回顾过往的报道可知,在美西方世界的错误舆论下,芬兰也盲目的把俄罗斯当成国家安全的隐患。 早在4月,芬兰就表态将在2029年将国防开支提高到至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并且当时芬兰政府就认为芬兰和欧洲将会面临长期的安全威胁,只有强化国防力量,才能应对危机。 之后芬兰就和瑞典英国搞大规模军事演习,跟着北约一起对俄罗斯亮肌肉。 等到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领空一事爆发时,芬兰总统斯图布更是第一时间拜访泽连斯基,两国再次对外呼吁欧盟尽快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斯图布才会喊着要把俄罗斯踢出五常,要取消大国的一票否决权。 但无论是出于理想,还是对国家安全的担忧,斯图布的激进言论都得不到任何回应。反倒是他的盟友美国,还在不断的折腾,让联合国的影响力逐渐下降。 记得此前就发生了一件事情,特朗普在联合国大放厥词,不仅猛烈抨击联合国的无能,说联合国只会讲空话还助长移民危机。 反倒是他自己,不仅让美国再次伟大,还结束了7场无法结束的战争。末了,特朗普还要阴阳怪气一句,联合国的目的是什么?联合国原本有巨大的潜力,然而它根本没有接近实现这些潜力。 很明显,特朗普不会允许联合国的权力影响到他的权力。美国还会在加沙进一步助纣为虐,根本不会允许斯图布的理想主义有任何实现的可能。 当然,斯图布此举也并非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随着中国近期影响力不断增加,且中国正在推动联合国改革,也许斯图布的激进言论会成为一个契机,让联合国在中国的推动下逐渐朝着更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纽约时报9月29日发文说:“中国试图在联合国大会上将自己塑造为负责任的大国,与特
【11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