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海军前副司令隆美尔·翁叫嚣称,“我们一直不敢面对现实,以为中国会宽宏大量,

颜冬白云 2025-10-01 16:09:56

菲律宾海军前副司令隆美尔·翁叫嚣称,“我们一直不敢面对现实,以为中国会宽宏大量,不把我们卷入未来的冲突……如果北京真要攻打台湾,他们必须控制巴士海峡,而要这么做,他们得先占据巴丹群岛中处于战略位置的主要岛屿。”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巴士海峡,这条宽约80公里的狭窄水道,长期被军事战略家视为南海与西太平洋之间的咽喉要道。任何试图从南海进入西太平洋的舰艇,几乎都无法绕过这里。而正好处于海峡中段的巴丹群岛,天然就像一把插在海上的锁钥,既能成为屏障,也能成为跳板。 在台海局势愈发紧张的当下,这片原本相对沉寂的小岛群,突然被推到国际聚光灯下,成为多方博弈的关键节点。 巴丹群岛的战略意义不仅在于地理位置。它与台湾南端的鹅銮鼻相距不足200公里,与菲律宾吕宋岛之间则只有一条狭窄的巴士海峡航道。 无论是商船航行还是军事调动,这里都是必经之地。一旦局势紧张,掌握巴丹群岛就意味着能够监控、甚至控制整个海峡的通行权,这对于任何一方的海上封锁、制海权争夺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它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台海冲突预演中不可忽视的战略支点。 菲律宾对此显然心知肚明。小马科斯政府上台后,多次强调菲律宾无法对台海局势“置身事外”,这不仅是外交辞令,更是现实地缘压力的体现。菲律宾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只有不到200公里,一旦台海爆发冲突,菲律宾北部必然会成为军事后勤与情报的重要转运站。 为了避免被动卷入,小马科斯政府选择主动与美国深化防务合作,开放更多军事基地,尤其是巴丹群岛的战略位置成为重点强化区域。这不仅是为了增强菲律宾自身的防御能力,更是向外界释放信号:菲律宾要在地区安全中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美国显然乐见其成。近年来,美军逐步恢复在菲律宾的存在,尤其在巴丹群岛加强部署。美军在这里测试了NMESIS岸舰导弹系统和先进无人机技术,这些武器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封锁巴士海峡的海上通道,为美军夺取制海权提供前沿支撑。 美菲联合演习的频率和规模明显提升,从登陆演练、联合防空到海上反潜,各类科目几乎涵盖可能的冲突场景。美方的意图十分明确:要把巴丹群岛打造成一个前线阵地,以应对台海可能爆发的高强度冲突。 然而,这种高调的军事合作也带来了新的不安。菲律宾海军前副司令翁曾警告,菲律宾的军事实力有限,无论海军规模还是防空能力,都远无法与中国相比。一旦局势失控,菲律宾北部的基地很可能成为第一波打击目标,反而把本土暴露在更大风险中。 菲律宾既没有足够的防空网,也缺乏独立作战能力,过度依赖美国不仅不能保障安全,反而可能把自己推上大国对抗的火线,沦为“炮灰”。这种担忧在菲律宾国内舆论中并不少见,许多民众担心国家被卷入一场并非出于自身利益的战争。 台海局势的复杂性让一切变得更加难以预判。台海问题早已不是两岸之间的单纯矛盾,而是全球地缘政治的焦点。 任何一个小小的战略节点,例如巴丹群岛的军事部署,都可能成为导火索,使紧张局势迅速升级。 短期来看,菲律宾可能借此获得美国更多的军事援助和安全承诺,甚至吸引更多投资,把自己包装成“地区安全的重要参与者”。 但从长远看,过度军事化不仅可能引发周边国家的不安,还可能让菲律宾陷入无法脱身的地缘政治漩涡。毕竟,大国竞争一旦全面爆发,菲律宾很难真正保持自主,反而可能被迫成为战争机器的一部分。 从现实角度来看,菲律宾的确面临一个两难抉择。若完全回避台海局势,它可能失去战略筹码,被动承受风险;若全面介入,则可能把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押上赌桌,成为外部力量博弈的前线阵地。 这种困境既是菲律宾的,也是许多中小国家共同的困境:如何在大国博弈中保持独立,如何在追求安全与避免卷入冲突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个长期无法回避的问题。

0 阅读:91

评论列表

用户47xxx29

用户47xxx29

2
2025-10-02 08:05

菲律宾狗找死,死得更快。

猜你喜欢

颜冬白云

颜冬白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