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和“退伍”虽只差一字,却天差地别。退伍的义务兵,两年期满,部队叠好被子,给张退伍证。回家有亲人迎接,还能领补贴继续学业或考公,日子按部就班。而退役则是剪断十几年甚至半辈子的军龄。 退伍大多是指义务兵服完两年兵役离开部队。这些年轻人十八九岁入伍,两年后二十出头,正是人生刚起步的时候。部队会帮他们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发一本红皮的《退伍证》,到了日子送他们出营门。 家里人早早就等在车站,拎着行李接回家,摆桌酒席算接风,日子很快就能回到正轨。 按政策,2025 年义务兵退伍能领一万多块钱一次性退役金,地方可能还会给笔补助,拿着这笔钱要么回学校接着读书,要么报个技能培训班,想考公务员也有专门的岗位倾斜,路都是现成的,顺着走就行。 他们在部队的两年,更像是人生里一段特殊的经历,是履行公民的兵役义务,离开时身上带着军人的底子,但还没把一辈子和军队绑在一起。 再看退役,完全是另一个分量。能称得上退役的,大多是军官、士官,或是在部队干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兵。比如一级军士长要服满 30 年现役,不少军官也是干到三四十岁才退下来,军队早成了他们的职业,军营就是半辈子的家。 他们走的时候,拿的不是《退伍证》,2018 年后统一换成了《退役军人证》,要是军官转业,早年还发过《转业证》。这证件背后,是十几年的军龄、磨出茧子的专业技能,还有刻进骨子里的军营习惯。 对他们来说,离开部队不是 “结束一段经历”,而是 “剪断一种生活”—— 以前每天听号起床、按点集合、张口闭口讲纪律,突然回到没有军号的家,连早上醒来都不知道该干什么,这种落差不是几天能缓过来的。 待遇保障上的差别更实在,政策里写得明明白白。退伍的义务兵除了一次性退役金,基本是自主就业,除非是烈士子女、因战致残这些特殊情况,不然政府不安排工作,只能靠自己找路子,好在年轻,学新东西快,从头开始也来得及。 退役的就不一样了,按 2024 年施行的《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官退役能选退休、转业、逐月领退役金,士官服满 12 年就能由政府安排工作,大多进国企、事业单位,符合条件的还能进基层党政机关当公务员。 光是退役金就有差别,义务兵就那一笔钱,而退役军官、士官的逐月退役金能按月领,还跟着经济发展水平调整,等于多了份长期保障。 医疗、养老这些长远待遇的差距更明显。农村籍的退役老兵年满 60 岁后,服役每满 1 年每月能领 60 元,要是干了 16 年的五级士官,光这一项每月就有 960 元,叠加基础养老金后日子能宽裕不少。 而义务兵退伍后要是没进企业参保,老了只能领普通城乡居民养老金,像云南山村的老兵王德全,以前没政策时每月才 120 元,连药费都不够。退役军官、高级士官还能享受优先医疗,家属随迁、子女入学都有照顾,这些都是退伍义务兵没法比的。 最核心的是对人生的影响。义务兵退伍时二十来岁,人生的可能性还很多,接着读大学、考编制,或者跟着创业潮流干点啥,都能快速融入社会,军队的经历更像块 “敲门砖”。 退役的人不一样,不少人在部队干到四十多岁,青春全耗在了军营里,离开时早就和社会脱节了。 比如在作战部队干了二十年的军官,转业到地方机关,得从头学写公文、跟群众打交道;在舰艇上 待了十几年的士官,回到陆地连智能手机都玩不转,找工作时除了会操作军用设备,别的技能几乎没有。他们不是 “回归生活”,而是 “重新开始生活”,这种难度比义务兵大多了。 还有些细节能看出差别。去景区旅游,有的地方退役军官能免票,退伍义务兵可能只给半价;申请保障房,退役的优先选房,退伍的得排队等名额;连线上认证养老补助,农村的退伍老兵不会用智能手机就领不到钱,而退役干部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帮忙办理。这些看似小事,堆在一起就显露出两种身份的落差。 不是说退伍的义务兵贡献小,他们的两年同样是保家卫国,只是服役的性质、时长不一样,最后得到的保障和面临的人生境遇自然不同。 义务兵的离开是 “阶段性完成任务”,退役的离开是 “职业生涯落幕”,一个是人生的逗号,一个是军旅的句号,这就是 “退役” 和 “退伍” 最实在的区别,差的不只是一个字,是十几年的青春、一辈子的习惯,还有往后日子里实实在在的保障。
“退役”和“退伍”虽只差一字,却天差地别。退伍的义务兵,两年期满,部队叠好被子,
凡之谈世界
2025-10-01 13:05:33
0
阅读: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