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乾隆茶馆闲坐,忽闻一老头骂:“皇上的诗,狗屁不通!”他刚要发火,老头下

素笺书旧情 2025-09-30 23:00:07

乾隆年间,乾隆茶馆闲坐,忽闻一老头骂:“皇上的诗,狗屁不通!”他刚要发火,老头下句话竟让天子当场想拜师!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乾隆这辈子最爱干两件事儿,写诗和微服私访。 他写的诗比全唐诗加起来还多,可老百姓背得下来的没几首。 这天他在茶馆里听见有人骂他“诗狗屁不通”,差点掀了桌子。 没想到老头下一句话直接让他想磕头拜师,这故事可比戏文里唱的还精彩。 乾隆那会儿正溜达到京城最热闹的聚仙茶馆,穿着绸缎褂子装富商,后头跟的两个侍卫假扮伙计。 刚坐下就听见隔壁桌白胡子老头拍着桌子嚷嚷:“皇上前儿个在《京报》上发的那首《观雪》,押韵都押到姥姥家去了!” 满茶馆的人吓得直缩脖子,乾隆手里的茶碗咔哒一声磕在桌上。 老头却越说越起劲:“什么‘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这哪是写雪?分明是写菜市场宰鱼!” 有人小声提醒他慎言,老头胡子一翘:“怕什么?皇上要是真懂诗,就该谢谢老朽给他指正!” 侍卫的手已经按在刀柄上了,乾隆却眯着眼打量这老头。 粗布衣裳打着补丁,可案头摆的《李太白集》竟是宋刻本,茶壶边还摊着墨迹未干的诗稿。 他压着火凑过去搭话:“老先生看不上皇上的诗,莫非能写出更好的?” 老头头也不抬推过一张纸:“你瞧瞧这个。” 乾隆一看就愣住了,纸上写着“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没有龙啊鳞的,可雪天的寒意直往骨头缝里钻。 这时候茶馆外头突然骚动起来,原来是衙门差役来抓“诽谤圣上”的狂徒。 乾隆瞥见老头诗稿末尾的印章“竹泉散人”,猛地想起这是二十年前名动江南的诗人沈怀素,当年连翰林院都请不动的高人。 他一把按住要起身的侍卫,转头问老头:“您既然看不上御诗,怎么评价皇上编的《唐宋诗醇》?” 老头冷笑:“选的都是歌功颂德的玩意儿,杜甫的‘三吏’‘三别’一首没录!” 这话像记闷棍敲在乾隆天灵盖上,他编这套书最得意的就是挑了“盛世之音”。 差役的锁链已经哗啦啦响到门口,乾隆突然掏出贴身玉佩往桌上一拍。 领头的班头看见“乾隆御用”四个篆字,腿一软就跪下了。 满茶馆的人吓得打翻茶碗的、摔了凳子的乱作一团,只有老头还稳当当坐着。 乾隆挥手让差役退下,恭恭敬敬给老头斟了杯茶:“先生可知沈德潜当年怎么夸朕的诗?” 老头仰脖子干了茶:“沈老翰林夸的是‘庙堂气度’,可没说‘诗家三昧’!” 这话戳了乾隆肺,沈德潜死后被扒出曾暗地里笑话御诗“匠气太重”,为此他连死人墓碑都推倒了。 外头突然下起急雨,茶馆瓦檐挂下密匝匝的水帘。 乾隆盯着老头案头诗稿上未干的墨迹,想起自己那首被群臣吹捧的《听雨》:“夜雨敲窗梦不成,铁马冰河入梦来”。 当时觉得气象万千,现在琢磨全是前人牙慧。 雨停时老头起身要走,乾隆急得拽住他袖子:“先生肯否入宫指点诗艺?” 老头哈哈大笑:“皇上宫里缺的是唱和的,不是拆台的!” 乾隆竟被噎得说不出话,后来侍卫查到这老头就住在西直门外的破草房里。 可等乾隆带着厚礼去找时,早没了人影,只在墙头发现半首没写完的诗:“莫道君王不好谏,白头犹作卖浆人。” 他晚年那首《自嘲》“拙句曾充廊庙文,野老讥弹始觉真”,被钱泳在《履园丛话》里夸是“晚年进境”。 至于那神秘老头,有人说他是沈德潜的关门弟子,也有人说是被文字狱吓跑的江南才子。 倒是茶馆掌柜的供词实在,老头每月初三都来喝茶,专挑登了御诗的《京报》骂。 信源:钱江晚报——谈个天|乾隆皇帝和他的43630首诗

0 阅读:108
素笺书旧情

素笺书旧情

素笺书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