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再次背刺,拒绝开放中欧班列通行,造成的后果波兰将承担不起 波兰和白俄罗斯的边境,是中欧班列的命根子。这条线每年运的货值250亿欧元,占中欧铁路贸易的九成。 从重庆到杜伊斯堡,火车拉着电子零件、汽车配件、甚至葡萄酒,风尘仆仆地赶路。 波兰靠这个吃了多少红利?光过境费和物流服务,就养活了上万就业岗位,还让马拉舍维奇这种小镇成了欧洲的货运中转站。 以前,波兰人总吹自己是欧亚大陆的桥头堡,经济增速靠这个蹭了不少光。 9月12日,波兰政府突然下狠手,关了所有陆路口岸。 官方说法是国家安全,原因是俄白搞了个“西部-2025”联合军演,顺带有无人机越境。 军演是9月12到16日,结束了啊,俄军也撤了,为什么不赶紧开门?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借口站不住脚。内政部长马尔钦·凯尔温斯基放话,说要等“波兰人安全有保障”才行。 结果关了快两周,把中欧班列堵了个严实。 西科尔斯基是波兰外交部长兼副总理,亲西方到骨子里,把俄罗斯当成头号敌人。早几个月,他就公开要求中国对俄罗斯施压,甚至叫停能源贸易。 9月15日,他还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见面,边境关门的事儿成了谈资。 西科尔斯基直言不讳,说中国是唯一能逼俄罗斯让步的国家,顺带抱怨白俄罗斯在边境搞小动作。 这不就是在用班列当筹码吗?想逼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站队,换取北约和美国的更多军援。波兰这几年军费花得飞起,边境堆满坦克和导弹,全指望华盛顿买单。 西科尔斯基的算盘打得响,可他低估了贸易的韧性,也没算到自家后院先着火。 堵车的影响来得快去得狠。第一时间,130多列火车卡在白俄罗斯的布雷斯特站,里面塞满急需的零部件。 有的报道说高达300列,货值上亿欧元。 德国汽车厂首当其冲,大众和宝马的装配线直接停摆,缺少中国产变速箱和芯片,工人闲着没事干,库存告急。 荷兰的电子组装企业也傻眼,电商订单堆成山,海运补位成本翻倍,时间还长。欧盟整体供应链像被掐了脖子,制造业“主动脉”差点断掉。 欧洲工厂一天损失几百万欧元,波兰自己物流公司哭都哭不出来。过境费没了,产业链支持没了,以前每年300亿欧元的贸易额,现在眼看要黄。 波兰总觉得自己是欧盟东大门,守着俄罗斯的威胁,得硬气点。可关门这一手,等于自断臂膀。欧盟委员会赶紧表态,说会“密切监测”贸易影响。 德国商会直接给华沙写信施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却乐坏了,看见机会抢班列流量。欧洲内部本就裂痕多,这下更明显,亲俄派和亲中派吵成一锅粥。 波兰想借此向中国施压,结果中国反应超快,外交部直言,这不只伤合作,还让波兰物流地位摇摇欲坠。 中国没慌。班列项目本来就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一环,韧性强着呢。短期内,海运和空运顶上,虽然贵了点,但总比停摆强。 中国物流企业立马启动备用计划。南线成了香饽饽,经匈牙利布达佩斯和罗马尼亚康斯坦察港,货运量两周内涨了四成。 匈牙利投了5800万美元扩建冷链,罗马尼亚签协议开发里海到土耳其的延伸路。还有北线,通过圣彼得堡绕道俄罗斯西部,虽然绕远,但避开了波兰这堵墙。 甚至有声音提北极海运,冰层融化后,新通道指日可待。 中国企业不傻,早就在多极化布局,没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 波兰的损失可不是小数目。物流枢纽地位眼看要丢,失业岗位直奔2000个。 马拉舍维奇口岸以前车水马龙,现在冷清得像鬼城。贸易额下滑,国际谈判桌上,波兰声音弱了。 欧盟内部,德国总理办公室秘书忙着打印施压函,匈牙利总理在布达佩斯和中国代表握手谈长期合作。 西科尔斯基继续他的外交路,出席布鲁塞尔峰会时,还在重复安全叙事,但经济数据摆在那,谁买账?波兰短期捞了点地缘筹码,换来北约军援,可长远看,这等于把自己边缘化了。 9月25日,边境终于重开,第一列火车通过时,积压的350列班列才松口气。 但供应链断层不是说好就好,海运补的窟窿,成本高了两倍,德国企业报告损失数亿欧元。 中国铁路公司说,贸易恢复得慢,订单分流到新路线,波兰份额缩水。全球看,这暴露了欧亚贸易的脆弱性,政治风险随时能搅局。班列本是双赢项目,波兰非要政治化,结果自己成输家。
波兰闯下大祸,中方发表罕见声明,欧盟各国目瞪口呆:这次有大麻烦了波兰外长西科尔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