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说二战打光了苏联一代人,而没有人说打光中国一代人?不仅是苏联,德国也是打光了一代人,因为德国打苏联,那是2亿对两亿人口的战争,当时世界人口总共也才二三十亿人,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是奔着灭国去的,要彻底消灭苏联。 说起苏德那场仗,就得从巴巴罗萨计划聊起。这计划是希特勒一手搞的,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动手,调了300多万兵、6000多辆坦克和2500架飞机,分北中南三路扑向苏联,北边瞄准列宁格勒,中路直奔莫斯科,南边抢乌克兰和高加索的油田。德国人打的主意是几个月内就把苏联红军主力砸烂,抢地盘、灭种族、掠资源。苏联当时人口1.9亿出头,德国本土加占领区也差不多2亿,在全世界才20多亿人的时代,这俩大国互怼,简直是两大块铁疙瘩撞车,谁也别想好过。 战争性质狠毒,德国不光要赢,还想彻底灭掉苏联这个国家,希特勒下令不接受投降,战俘营里饿死病死一大堆,每天上万苏联人这么没了。苏联红军初期情报失误,挨了闪电战,基辅一仗就丢了50万,斯大林赶紧再拉50万顶上,靠人海战术和严寒冬天才稳住阵脚。 整个东线打了1418天,双方扔进去5000多万兵力,军民伤亡超6100万,苏联总损失2700万,其中军事死亡860万到1140万,大多是18到30岁的壮小伙子,这年龄段男的差不多死一半,德国军事死亡440万到530万,东线占七成多。 两国都在自家核心地带硬拼,机械化部队你来我往,今天占个城,明天反推,年轻人根本扛不住这种消耗,苏联战俘营条件烂,德国人还系统烧记录,数据到现在还争。 为什么说打光一代人?因为这些死掉的都是国家支柱,苏联男女比例歪了,劳动力断档,战后重建都费劲,德国也一样,青壮年没了,社会像被抽了筋。 转头看中国抗日那八年,情况大不一样。中国人口4.5亿,日本侵华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算起,到1945年投降,军民伤亡3500万左右,死亡1800万,但分摊到这么大基数,比例没苏联高。 中国工业底子薄,产值占世界不到1%,日军一年造4000多架飞机、500多坦克,中国最多攒几百架,还靠缴获子弹,武器装备差远了,只能拼人力和意志。 比如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到4月,中国10万大军围2万日军,最后伤亡5万多,日军死伤1万多到2万不到,许多仗就是弹药光了端刺刀上,士兵死扛防线。 但中国有地形这张王牌,不是欧洲那种大平原,到处山沟丘陵,日军爱占城市和铁路,可华北太行山里,晋察冀根据地民兵照样种地打游击,坦克进不去,步兵一进就挨黑枪,没法全控。 更要紧的是大后方,四川、云南这些地方保住了人,东部工厂迁过去几百家,学校也跟上,工人搞生产,农民养家,就算老家丢了,在山里还能活。 晋冀鲁豫上百万民兵,不天天硬碰,能躲就躲,能打就打,保存力气,日军想把中国变无人区?山太多,人太散,他们办不到。 中国损失不小,但人口盘子大,前线惨,后方有储备,战后生育率高,没闹出严重断层。 苏德和中国比,战争形态天差地别。苏德是工业国全面战,钢铁机器互耗,破坏狠准,一代人光是必然。中国用血肉空间换时间,靠广土众民和山地扛住,虽然牺牲大,却守住根基。这告诉咱,工业强和战略深对国家命脉多关键。 苏联顶住德国,主要靠人和环境,冬季战争就显出气候地形帮大忙,但对德国还是赔了老本。 中国牵制日军大部队,没中国战场,美英苏法早扛不住。 战后苏联人口30年才回战前水平,靠赔款和掠东欧重建,但动荡大。 德国丢13%领土,700万人口,分裂东西,靠援助爬起来。 中国人口恢复快,高生育补缺,后方工业续上,经济稳住。 二战改了世界格局,苏联德国赔一代,中国虽伤但根在,这差距不是谁英勇,是底子和打法决定的。
苏联就中国一个能打的“小弟”,为什么要逼走中国?就这么说吧!印度打中国,教员想了
【89评论】【18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