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炸!炸!高超音速导弹突袭以色列,数百万人逃亡!”当地时间2025年9月29日,也门胡塞武装宣布了新一轮对以色列的打击军事行动,包括向特拉维夫地区发射一枚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导弹,以及向以色列南部港口,埃拉特市发射两架自杀式无人机。 谁能想到,曾经被以色列视作“拖鞋军”的胡塞武装,如今能拿出这么狠的家伙?这“巴勒斯坦-2”导弹可不是闹着玩的,速度直接飙过5马赫,末端冲刺的时候甚至能到16马赫,比声音快十几倍,以色列人引以为傲的“铁穹”和“箭-3”反导系统根本反应不过来。 以色列一直吹自己的多层反导体系多厉害,这次袭击直接把它的短板露得明明白白。 以军的“铁穹”系统,本来就是用来拦短程火箭弹和慢速度无人机的,它那雷达探测和拦截弹反应速度,跟16马赫的突防目标根本对不上。 负责大气层外拦截的“箭-3”反导系统,设计的时候就是针对固定弹道的目标,可“巴勒斯坦-2”导弹在最后飞行阶段,能靠头部4个控制舵面变轨,有时候还能用小型发动机突然加速,反导系统算出来的轨迹直接就偏了。 更要提的是,美军部署在以色列的“萨德”反导系统也参与拦截了,结果照样没打中。 特拉维夫的防空警报,在导弹进以色列领空前120秒突然响了,刺耳的声音一下子就钻遍了城市的每个角落。市民们赶紧放下手里的事儿,往最近的防空洞和地下避难的地方跑,主干道上很快就堵得不行,车的鸣笛声和人的喊叫声混在一起。 有现场拍的视频能看到,有些没来得及躲的老百姓,直接缩在建筑物墙根儿,双手紧紧抱着头等着冲击过来。最后导弹在特拉维夫东部炸了,剧烈的爆炸冲击波把周边好几公里内的建筑玻璃都震碎了,升起来的黑烟柱在几十公里外都能看见。 以色列警方后来证实,这次袭击毁了一些基础设施,暂时没发现大规模人员伤亡,但现场救援还在忙着。 埃拉特市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儿去。那两架自杀式无人机,是贴着海面低空飞的,居然躲开了以色列南部的早期预警雷达。 其中一架快到埃拉特港口军事设施的时候,被地面火力打下来了,残骸掉进海里没造成啥实质伤害。另一架却突破了防御,坠落在海滨长廊的商业区,一炸就毁了不少商铺。 现场有目击者说,看到好几个受伤的人被医护人员抬上救护车。这场景跟9月24号的袭击特别像,当时胡塞武装的无人机也打中了埃拉特海滨区域,22个老百姓受伤,其中4个人伤得很重。 连着被袭击,埃拉特的市民都慌了,不少人开始收拾行李往中部城市躲,港口的一些航运业务也只能临时停了。 这次袭击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是胡塞武装跟以色列对着干的必然结果。早在8月28号,以色列军方靠着情报部门指路,对着也门首都萨那的胡塞武装高层聚集的地方发动了空袭,把这个武装的行政负责人艾哈迈德・拉哈维和好几个核心成员都炸死了。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后来还公开说,“这次打击只是个开始”,这话直接把矛盾激化了。胡塞武装“最高政治委员会”主席迈赫迪・马沙特当时就放话要报复,说“以色列人等着过黑暗日子吧”。 之后一个月里,胡塞武装已经往以色列射了好几次导弹和无人机,9月13号那次,“巴勒斯坦-2”导弹还打中了特拉维夫附近的军事基地,逼得以军启动了全国防空预警。 更复杂的是整个地区局势一直在升级。9月19号联合国安理会投票表决加沙停火决议,14个国家都投了赞成票,就美国一个投了否决票,决议没通过。 投票结束才48小时,美国国防部就官宣要给以色列运9万吨武器装备,里面有导弹、防空组件这些东西,外界都觉得这是“给冲突火上浇油”。 胡塞武装在9月29号的声明里说得很明白,这次袭击就是针对以色列“一直侵略加沙”和美国“光帮以色列”的回应,要是以色列不停下军事行动,后面的打击只会更狠。 这话不是瞎喊的,现在能查到的信息显示,胡塞武装手里的“巴勒斯坦-2”导弹储备不少,完全能搞饱和打击。 美国这态度,双标得也太明显了。9月23号刚送完武器,转头就碰上胡塞武装的导弹突袭,它部署在红海的航母打击群,袭击的时候居然没开全速雷达探测,这种“不积极应对”的样子,让西方之前吹的“保障地区安全”成了笑话。 欧洲那些国家的表现也挺矛盾,德国9月10号联大投票的时候支持停火决议,可对美国运武器这事儿却不说话;法国一边推巴勒斯坦和平方案,一边还在给以色列卖军火,这种“又想当好人又想赚钱”的姿态,遭了不少国际社会的批评。 西方媒体报道也偏得厉害,对埃拉特老百姓受伤的事儿一笔带过,却大篇幅写以色列“怎么努力防御”,这种不公平的说法,只会让地区对立更严重。
“炸!炸!炸!高超音速导弹突袭以色列,数百万人逃亡!”当地时间2025年9月29
御史流芳悠久
2025-09-30 16:03: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