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被雷达锁定之后,可以甩掉导弹的追击吗?事实上,一旦被雷达锁定,不管是歼20

墨色山水情未了 2025-09-30 11:12:33

战斗机被雷达锁定之后,可以甩掉导弹的追击吗?事实上,一旦被雷达锁定,不管是歼20,还是其他任何战斗机,基本上都难以逃脱导弹的追击。 要弄明白为什么摆脱导弹这么难,得先看看现在的导弹有多 “厉害”。如今主流的空对空导弹,比如美国的 AIM - 120、俄罗斯的 R - 77,还有我国的 PL - 15,它们的性能早已不是几十年前能比的。 这些导弹大多采用 “主动雷达制导”,简单说就是导弹自身带有小型雷达,一旦锁定目标,就算敌方战斗机试图用电子干扰让它 “迷路”,它也能凭借自己的雷达持续追踪。 而且它们的飞行速度普遍能达到 4 - 6 倍音速,而战斗机的最大速度通常在 2 - 3 倍音速,速度上的差距让战斗机很难通过 “跑” 来摆脱导弹。 更关键的是,这些导弹的机动性能极强,能做出超过 30G 的过载动作,而人体能承受的最大过载一般不超过 9G,这意味着战斗机根本没办法像导弹那样做出剧烈的规避动作。 有人可能会问,战斗机不是有干扰弹吗?比如红外干扰弹、箔条干扰弹,这些东西难道不管用吗?确实,干扰弹是战斗机常用的防御手段,但现在的导弹已经有了应对办法。 就拿红外制导导弹来说,以前它只会追踪飞机发动机排出的高温热源,投放红外干扰弹后,导弹很可能会被干扰弹吸引过去。可现在的先进红外导弹采用了 “红外成像制导”,它能分辨出飞机的轮廓和干扰弹的区别,不会轻易被迷惑。 箔条干扰弹也是一样,它通过释放金属箔条形成假目标来干扰雷达制导导弹,但现在的导弹雷达能识别出箔条和飞机的不同雷达反射特征,干扰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干扰弹的数量是有限的,一旦用完,战斗机就失去了这层防御。 电子战系统也是战斗机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对敌方雷达和导弹进行电子干扰,比如释放电磁信号压制敌方雷达,或者伪造虚假的目标信号让敌方判断失误。 但现在的雷达和导弹抗干扰能力越来越强,很多雷达采用了 “相控阵技术”,能快速切换工作频率,躲避电子干扰;导弹也有抗干扰算法,能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锁定真正的目标。 比如有些导弹采用 “复合制导”,在飞行过程中会结合雷达、红外、惯性等多种制导方式,就算一种制导方式被干扰,还有其他方式能继续追踪,这让电子战系统的作用被大大削弱。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就是雷达锁定后的 “不可逃逸区”。所谓 “不可逃逸区”,就是当导弹进入这个区域后,凭借自身的动力和机动性能,无论目标战斗机怎么规避,导弹都能追得上。 现在先进的中远程空对空导弹,不可逃逸区的范围能达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一旦战斗机被雷达锁定,导弹发射后很快就能进入不可逃逸区,这时候飞行员能做的操作空间就非常小了。就算飞行员提前发现被锁定,开始进行规避机动,也很难逃出这个区域。 可能有人会觉得,既然摆脱导弹这么难,那战斗机飞行员岂不是很危险?其实在实际作战中,各国都会尽量避免让战斗机陷入被雷达锁定的境地。比如会派出预警机提前探测敌方目标,让战斗机在发现敌方之前就发起攻击。 或者采用编队作战的方式,互相掩护,发现敌方导弹威胁时及时提醒队友。而且飞行员都会接受严格的训练,学习各种规避技巧,在实战中就算被锁定,也会拼尽全力寻找生机。但就算这样,从技术层面来说,一旦被雷达锁定,战斗机摆脱导弹的概率依然很低。 总的来说,随着导弹技术和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战斗机被雷达锁定后,想要甩掉导弹的追击变得越来越难。就算是最先进的战斗机,在面对现代导弹时也很难有十足的把握逃脱。 当然,军事技术一直在不断进步,也许未来会出现更先进的防御技术,让战斗机重新获得应对导弹的主动权。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如果是你,在这种情况下会想到什么应对办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48
墨色山水情未了

墨色山水情未了

墨色山水情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