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早高峰的车厢里,一个年轻人低头刷着手机,耳机里放着“AI助手教你如何高效生活”的播客,而他手里的通勤卡,是三年前办的那张老卡。 没人注意,他刷了三次都没成功,最后是旁边一位阿姨默默帮他刷了过去。 这年头,科技越先进,人和人之间的温度反而越稀缺。 我们以为AI能解决所有问题,却忘了最简单的善意,往往不需要算法推荐。 地铁站的闸机可以识别人脸、指纹、二维码,却识别不了你此刻的焦虑和疲惫。 那个阿姨没说话,也没拍照发朋友圈,她只是顺手一刷,像每天早上买豆浆一样自然。 我见过太多人把“便捷”当成生活的全部目标,结果连帮别人按一下电梯按钮都嫌麻烦。 我们追求效率,却把人情味当成了系统漏洞。 AI能预测你明天想买什么,却算不出你今天需要一句“你没事吧”。 技术的进步不该让我们变得冷漠。 它应该是工具,不是替代品。 真正的智能,不是机器多聪明,而是人还能不能为陌生人多停一秒。 那天我站在后面,没说话,但记住了那个阿姨的样子。 后来我开始在地铁上主动帮人刷卡,不是为了感动自己,只是觉得,有些事,不该被算法淘汰。
北京地铁早高峰的车厢里,一个年轻人低头刷着手机,耳机里放着“AI助手教你如何高效
赛事显微镜
2025-09-30 09:27: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