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河财经】兰小欢: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已经持续近十年的过程——我们会逐渐从投资主导转向更高比例的消费拉动。目前消费占GDP比重约为39%到40%,我们不太可能像美国那样达到70%到80%,因为那么高的比例中包含大量中间费用,其实是我们不愿承担的。更可能的是一个相对健康的比例,比如55%左右,类似德国。 目前我们投资和消费各占40%左右,表面上似乎只是资金类型的转换,但实际上,投资和消费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行为:投资权是高度集中的,主要在政府和企业手中,老百姓并不直接参与投资决策;而消费权是分散的,真正掌握在老百姓手里。 因此,要把更多资源从投资转向消费,就意味着社会必须把更多收入和更多时间真正还给居民——消费不仅需要钱,还需要有时间。过去这些年中国消费市场有一个巨大变化,就是不断向三四线城市和县城下沉,所有品牌都争相进入。道理很简单,那里的人有更多闲暇,经常聚会。而在大城市,比如你在上海工作,约大学同学见一面可能得提前一年安排。每天加班回到家,洗完澡躺床上刷会儿抖音,可能已经九点半了。小城市完全不是这样,他们每天平均比大城市人多出1.5小时闲暇,通勤时间短,一周下来相当于多出整整一天休息时间,所以他们的消费意愿和能力非常强。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正是把更多收入和时间真正还给居民。未来所有中国企业都将面临三重压力:涨工资、交社保、减少加班。比如社保这件事,高法已明确表态,企业不能再让员工签“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能在这些压力下存活下来的,只能是那些利润率足够高的企业。这也是一种反内卷的路径。 但这会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目前消费占GDP40%,如果GDP年增速是5%,消费占比每年要提高1个百分点,消费实际增速就得达到7%。要想从40%提升到55%,即便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整个社会的转型也需要15年。 很多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这个阶段——美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也偏重投资。所有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都必然有一个投资驱动的时期,然后才开始改善劳资关系、增加闲暇时间、推行五天工作制等。美国称之为“进步时代”(Progressive Era),这个过程走了三四十年。 中国现在也正进入这一阶段,这需要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造。因为没有哪项政策能直接“点燃”消费,除非提高居民收入或增加闲暇时间,而这注定是一场需要漫长调整的社会资源重构。 我看到很多政策正在朝这个方向推进,比如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政策调整、社保体系优化、提高统筹层级等等,都是为了推动劳动力更高效地在全国范围内配置。 但这些努力不会立刻体现在宏观数据上,它们属于底层的社会基础改造。我认为,这个过程很可能持续十几年甚至更久。
【琅河财经】兰小欢: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已经持续近十年的过程——我们会逐渐从投资主导
小辰读商业
2025-09-30 08:45:15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