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榴莲在中国曾一年狂赚30亿,但他们不好好种水果,却在果子里添加有毒物质,结果失去中国市场后,大量水果烂地里卖不出去,现在开始后悔了。 越南有些加工厂为了让榴莲卖相好看,偷偷用上了工业染料,像是碱性嫩黄这种致癌物,原本是给布料染色的,现在居然抹到水果上。 结果中国的食品安全红线被触碰,2024年底,海关开始严查,2025年直接把检测标准提到最高,所有榴莲批次必须100%过检,镉含量和染料残留一个都跑不掉,越南首当其冲,问题暴露得最多。 今年1到2月,对华出口量跌了快七成,金额只剩5000多万美元,跟火龙果、香蕉比都差远了。 上半年出口额直接缩水六成,市场份额从40%掉到10%,边境口岸堆满了集装箱,通关从一两天拖到一周,榴莲容易烂,货还没出海关就坏了,合格率甚至不到一半。 越南农业部门的数据更扎心:前五个月,全国果蔬出口跌了14%,榴莲拖了后腿,出口额仅3.87亿美元,对华部分才2.78亿,同比下滑近七成。 产地价格也崩了,A级榴莲从每公斤4块多美元跌到2块7,B级直接腰斩到5块5,果农采都不想采,路边摊1美元一公斤都没人买,烂在地里的榴莲堆成了山。 越南的主产区,土壤本身重金属就多,再加上滥用廉价化肥,镉超标成了常态。 镉主要来自磷肥和农药残渣,可可持续种植的农场少得可怜,加工环节乱象多。 为了让榴莲颜色金黄好看,有些企业用染料糊弄,害得检测一抓一个准。 果蔬协会的负责人直言,好几家企业因为伪造出口代码被中国海关拉黑,信任全没了。 越南的检测体系跟不上,全国合格实验室没几家,15万公顷的果园根本管不过来,问题榴莲出园才被发现。 中国要求出口商提供检测报告,可伪造和延误一堆,供应链直接瘫了,反观泰国,靠严格的农场检测和“四无”标准,合格率98%,一下抢走中国八成市场。 榴莲旺季本该是大赚的时候,现在收购价低到采了都亏,蒂恩姜省和芹苴市的果农,宁可把榴莲喂猪或者沤肥,也不愿白忙活。 果蔬协会警告,今年出口目标3.5亿美元估计悬了,行业可能亏20亿,不少出口商资金链断了,中小公司直接倒闭,工人也丢了饭碗。 现在越南开始反思了,农业部门启动土壤普查,限制化肥用量,还计划建更多认证实验室。 果蔬协会推“绿色榴莲”认证,要求果园可追溯管理,鼓励有机种植,虽然成本高,但长远能翻盘。 一些企业开始瞄准美国和欧盟,出口冷冻榴莲和鲜椰子,分散风险,还跟泰国学检测技术,跟中国海关搞培训,慢慢把标准提上来。 如果这些措施落实好,2026年可能反弹,但前提是把违规的链条彻底掐断,品质不是负担,是敲开大市场的钥匙。 2025年上半年,榴莲进口量和金额都砍了一半,但换来了更安全的餐桌。 泰国榴莲靠高标准重夺头把交椅,马来西亚的猫山王也稳住高端市场,越南的教训不只是自己的,也是给所有出口国的警钟:食品安全无小事,责任比机会更重。 越南榴莲从风光到滑铁卢,丢的不只是市场,还有信任,未来想翻身,靠的不是投机,而是实打实的品质,希望这片热土上的“金果”,能早点找回属于它的光彩。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新闻
越南榴莲在中国曾一年狂赚30亿,但他们不好好种水果,却在果子里添加有毒物质,结果
素鹤栖云
2025-09-30 00:37: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