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联合国突然宣布了! 9月28日,联合国在海南三亚宣布启动“海洋十年”全球深渊探索计划。 就在今年七月,科学家们在太平洋西北部9533米深的海沟中,发现了一片延绵2500公里的“生命绿洲”。成千上万的管状蠕虫在探照灯下摇曳着鲜红触须,这片不依赖阳光的生态系统正悄悄改写着人类对生命极限的认知。 深渊里的中国力量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里,第三届全球海斗深渊生物地质环境国际会议正火热进行。来自丹麦、智利、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的70余家科研机构专家齐聚于此,他们讨论的焦点离不开那艘屡创奇迹的“奋斗者”号。这艘国产载人深潜器已带领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对全球九条主要海沟的系统科考,就在不久前,它还在北冰洋创下中国首次北极冰区载人深潜的纪录。 黑暗中的生命奇迹 那片万米之下的“化学厨房”令人惊叹——管状蠕虫体内共生着化能合成细菌,它们将海底渗出的硫化氢和甲烷转化为有机物质。科学家彭晓彤形象地解释:“这就像是深海中的‘化学厨房’,整个生态系统都靠这种能量维持。”更惊人的是,这些甲烷可能来自沉积层中的微生物活动,暗示着海底之下存在巨大的碳储库。 合作背后的暗流 联合国“海洋十年”计划选择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牵头,背后是中国深渊科考从追赶到领航的蜕变。新西兰地球科学研究院资深海洋科学家Daniel Laudic坦言:“过去三年里,我们同中国的合作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然而,科技合作的美好愿景常被现实击碎。某个想在别国专属经济区布放设备的团队,苦等半年才拿到许可,差点让整个航次泡汤。 技术鸿沟难以跨越 放眼全球,能自主完成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屈指可数。“奋斗者”号的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6.5%,单是耐压舱技术就卡住了多少国家的脖子。没有配套技术支撑,共享数据库里的信息对多数国家而言,不过是一堆无法解读的天书。 深渊保护的紧迫呼唤 随着勘探深入,科学家们发出了警告。每一个新发现的深渊生态系统都可能是独特的,在人类充分了解之前,任何深海采矿活动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就在科研人员小心翼翼采集样本时,商业捕捞船可能正在同一片海域进行破坏性作业。 那片延伸2500公里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仿佛一条蜿蜒在深渊的璀璨项链。它不属于任何国家,却又需要整个人类共同守护。联合国这项计划的启动,恰似一道刺破黑暗的探照灯光,照亮了合作之路,也照出了利益之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文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给该地区及其他地区带来了巨大的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