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乌克兰、德国、英国和美国进行打击,从而引发全球性毁灭。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乌克兰被列为首要打击对象毫不意外,它是俄乌冲突的直接对手,也是战争的主战场。俄罗斯此举意在强调,乌克兰所有军事和政治设施都在打击清单上,逼迫其不要幻想能在西方支持下无限抗争。而把德国单独拎出来,明显是因为德国已成为欧洲援乌的“顶梁柱”。 无论是豹2主战坦克、火炮还是后续的空防系统,德国几乎承担了欧洲对乌援助的核心供应角色。 梅德韦杰夫的表态,显然是想借“核恐吓”撬动德国国内本就存在的“反援乌”派别,放大他们的政治影响力,从而迫使德国在援助节奏上有所收缩。 针对英国的指向,则带有明显的“警示”意味。英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扮演“反俄急先锋”,率先提供长程导弹、训练乌军特种部队,还推动北约在东欧部署更多兵力。 俄罗斯选择把英国纳入潜在打击范围,意在“杀鸡儆猴”,给那些跟风英国的欧洲小国看,让他们明白若跟随伦敦继续升级对俄敌对行动,也可能被拉入风险之中。 最后把美国纳入打击名单,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操作,这不仅是直接威慑美国,更是打破美国“零风险拱火”的幻觉,让其明白代理人战争并非可以无限度操控,若俄罗斯真被逼到绝境,美国本土也将不得安宁。 从发布时机来看,这次言论可谓精准。俄乌双方在赫尔松方向正陷入拉锯,俄军刚夺下关键据点,战场态势略有缓解,但西方正酝酿新一轮对乌军援,包括远程导弹、F-16战机等。 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内正临近选举周期,民众对持久战的耐心逐渐下降,质疑声音开始增多。 梅德韦杰夫此时放出“狠话”,既可对外形成威慑,尝试阻止西方援助升级,又能对内展示强硬姿态,稳定国内舆论,缓解民众对“战败风险”的焦虑。可以说,这不仅是一条国际新闻,更是一剂安抚民心的政治“强心针”。 核威慑的本质从来不是为了真的发动核战争,而是一种心理战。核武器的实际使用概率极低,因为一旦核冲突爆发,将没有赢家,甚至会引发全球性灾难。俄罗斯深知此理,梅德韦杰夫本人更是老牌政治家,显然不会不计后果地将国家推向毁灭。 他的言论更像是精心设计的恐吓策略,通过制造恐慌让西方,尤其是欧洲政坛产生犹豫和分歧,从而为俄罗斯在外交谈判和战场行动中争取更多筹码。 这种策略并非俄罗斯独创,美国当年对华发动贸易战陷入困境后,也曾转而“坑欧洲”,通过施压欧盟迫使其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达到“断尾求生”的效果。 如今的俄罗斯在战场消耗巨大、短期难以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情况下,选择用“嘴打仗”的方式,释放低成本、高威慑的信号,试图打乱西方的援助节奏,迫使其在博弈中做出妥协。 然而从实际效果看,这种言论的威慑力是有限的。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战略目标十分明确,即削弱俄罗斯的军事和经济能力,不会轻易因核威胁而收手。 欧洲虽然有一定恐慌,但同样难以因俄罗斯的表态就彻底放弃对乌支持,毕竟一旦乌克兰战败,俄罗斯的战略压力将直接转移到欧洲本土,这对北约是无法接受的风险。 至于俄罗斯自身,也清楚一旦真的使用核武器,将面临全球范围的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其国内经济、金融、社会都会遭受毁灭性打击。因此,这场“末日宣言”更多是姿态,是一种谋取战略主动的谈判筹码,而非真的要引爆核战争的倒计时。
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
颜冬白云
2025-09-29 11:09: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