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副校长落马了,对此很多人都搞不懂,大学副校长也能落马?他到底犯了什么错? 在大家的印象当中,落马的一般都是各级行政机构的领导或者一些国企的领导,真正落马了大学领导相对比较少。 甚至有人认为大学只是一个清水衙门,基本上没有什么油水,再说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理应比较清廉才对。 任羽中早年以四川省高考文科状元身份考入北京大学,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返回四川大学,从教师做起,逐步升任学院负责人,然后成为党委副书记。在四川大学任职期间,他负责多项行政事务,积累了丰富的高校管理经验。2024年3月,任羽中调入北京大学,担任党委常委、副校长,主要分管人事管理和学生工作。这一年,北京大学正推进多项教育改革,他参与招生和干部选拔等关键环节。 2025年7月13日,任羽中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出席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讨论学习教育和整改措施。此后一个月,北京大学官网从领导栏目中移除他的个人信息。9月1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正式通报,任羽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是今年第43名中管干部落马,他成为首位80后高校副校长涉案人员。 公众对任羽中落马事件感到困惑,因为过去落马对象多为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负责人,高校领导涉案相对稀少。许多人视高校为清水衙门,资金使用透明,日常围绕教学科研,缺乏利益空间。高校定位于教书育人,本应保持较高自律标准。这种认知源于高校远离商业竞争,表面资金有限。但实际情况显示,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例增多,从本科院校到中小学均有记录。这些问题往往源于权力集中和监督薄弱,涉及多个领域。 学术管理中,低质量论文通过内部操作获得认可,绕过审核流程。生活作风上,个别领导出入娱乐场所或私下接受宴请,违反相关纪律。礼品接受常见于资源分配环节,求助者送贵重物品换取便利。人事安排中,利用职位干预任职或职称评审,导致不公。科研资金挪用在顶尖高校突出,每年拨款巨大,领导主导分配,常转移到非指定用途。采购和建设领域规模庞大,通过招标干预获取回报。这些环节资金体量大,权力行使空间广,个别领导逐步滑向违规。 高校腐败并非突发,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拿科研经费来说,顶尖高校如北京大学每年获得数亿项目资金,用于设备和实验,但管理中存在漏洞。一些领导指示转移款项,用于个人目的,或通过虚假合同套取现金。这种行为破坏教育公平,影响学术生态。 近年来,中央加强高校巡视,推动自查整改。2025年2月,南京艺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谢建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他涉及基建项目腐败。南方医科大学多名高层落马,暴露医教领域靠专业吃专业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张汉荣于2019年被双开,违反政治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长期借用企业车辆。 这些案例显示,高校腐败多集中在基建、招生和经费管理。招生环节尤为敏感,任羽中分管此项,公众猜测其问题可能与之相关,但官方尚未披露细节。整体看,高校虽有审计机制,但执行中疏漏频出,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诱发风险。
惊掉下巴!北大副校长级别竟然这么复杂?好多网友还傻傻以为都是正局(正厅)级呢!
【37评论】【6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