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搞“8国无人机联盟”?想卡中国航道脖子,先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这阵仗乍一看有模有样,可细究起来,从联盟根基到实际能力,全是经不起推敲的漏洞,与其说是“战略围堵”,不如说是一场自欺欺人的“纸面操作”。 日本今年借着“海洋安全保障合作”的名头,把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菲律宾等8国拉进所谓的“无人机支援计划”,前后砸了80亿日元,免费送侦察无人机、近海警备艇,甚至还派技术人员上门培训。明面上说要帮这些国家“提升海上监视能力”“应对灾害”,可把地图摊开一看就明白——这8个国家的关键港口、海域连起来,正好卡在中国从东海经南海、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的贸易航线上。马来西亚接收的14架无人机,部署点离马六甲海峡东入口不到200公里;斯里兰卡即将签约的无人机,直接要落在扼守海峡西大门的汉班托塔港附近,日本驻斯里兰卡大使私下都承认,“重点是盯着过往的能源运输船”。 可这“联盟”从一开始就站不住脚。先不说这些无人机的性能根本撑不起“盯梢航道”的需求——日本送的多是轻型侦察无人机,续航时间不足10小时,探测范围有限,遇上复杂海况或电子干扰就容易失灵,连基本的24小时不间断监控都做不到。更关键的是,这8个国家各有各的小算盘,根本不可能跟着日本一条道走到黑。菲律宾确实想拿日本的装备,但它每年跟中国有近5000亿人民币的贸易额,真要卡中国航道,先亏的是自己;印度一直把“主导南亚”当目标,怎么可能让日本在自己的势力范围里指手画脚?马来西亚更现实,中国帮它建的东海岸铁路、关丹港,解决了几十万人的就业,几架无人机根本换不来它对中国的敌意。之前日本想拉这些国家搞联合军演,结果一半国家找借口推脱,连个像样的合影都没凑出来,所谓“联盟”的松散程度可见一斑。 日本敢这么折腾,说到底是抱着美国的“大腿”,想借“印太战略”的东风,实现自己的军事扩张野心。这些年美国不断松绑日本的军事限制,允许它研发高超音速导弹、改装“加贺”号准航母以搭载F-35B战机,甚至让日本自卫队跟美军在南海、印度洋搞联合巡逻。日本也顺水推舟,一边给周边国家送装备“铺路”,一边把战机派到英国、澳大利亚的军事基地,搞起了跨大洲的军事部署,嘴上喊着“维护印太安全”,实则是想一步步突破二战后的和平宪法,从“自卫”转向“进攻”。可它忘了,自己的军事短板从来没补齐——远程打击能力不足,海外补给体系不完善,连无人机的核心芯片、发动机都得依赖进口,真要遇上事,连保障“联盟”运作的能力都没有。 更讽刺的是,日本想卡中国航道,却连最基本的“经济现实”都没算明白。中国60%的原油进口、40%的外贸货物要走马六甲海峡,但这些年中国早就通过“一带一路”和周边国家深化合作:汉班托塔港由中国企业运营,每年给斯里兰卡带来的收入占其GDP的3%;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去年突破6.5万亿人民币,比日本与东盟的贸易额多了近一倍。这些国家跟中国的合作,是实打实的就业、税收和发展机遇,日本送的几架无人机,根本动摇不了这种利益绑定。之前日本搞“印太经济框架”,喊了两年也没拿出一分钱的实质性投资,最后不了了之;这次的“无人机联盟”,本质上还是“用小恩小惠换战略支点”,可在真正的利益面前,这种手段早就不管用了。 中国对这种“纸面围堵”根本没放在眼里,不是轻视,而是有足够的实力应对。硬实力上,南海常态化巡逻已经坚持了十几年,航母编队能开到西印度洋进行远洋训练,远洋补给舰也能随时保障;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无人机,早就实现了对南海、东海的全覆盖监控,性能比日本送的强出不止一个档次。软实力上,中国跟周边国家的合作从不搞“附加条件”,泰国的高铁、老挝的电网、柬埔寨的港口,都是“你需要,我能帮”的共赢模式,这种信任不是日本靠“军事绑定”能比的。 说到底,日本搞“8国无人机联盟”,不过是想借别人的势、用小成本的手段,实现自己的大野心。可它忘了掂量自己的实力——没有足够的经济影响力,没有可靠的盟友基础,连军事装备都存在“卡脖子”问题,还想卡中国的航道脖子?这不是自不量力,是什么?最后只会落得“联盟散架、野心落空”的下场,沦为国际社会的笑柄。
日本搞“8国无人机联盟”?想卡中国航道脖子,先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这阵仗乍一看
花辞簪
2025-09-28 22:42: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