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被限高了?”9月28日一早,这条消息像炸弹般在社交平台炸开。企查查显示,大连万达集团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被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关联案件执行标的1.86亿元。更扎眼的是,天眼查统计万达系被执行总金额已超70亿,股权冻结超145亿——曾经叱咤风云的“首富”,怎么突然成了“限高名单”上的常客? 一纸限高令背后的“罗生门” 万达知情人士紧急回应:“是下属项目公司的经济纠纷,之前一直在协商,这次可能是执行层面信息不对称。”可网友不买账:“下属公司的问题,老板凭啥背锅?”翻开案件细节更耐人寻味:9月26日限高令下达,而9月11日万达刚被北京金融法院强制执行4亿;今年以来,万达系新增被执行信息52条,股权冻结38次,涉及万达广场、万达影业等核心资产。 这哪是“信息不对称”?分明是债务危机像滚雪球般压来。据万达商管2024年三季报,其一年内到期短债超439亿,而货币资金仅151亿,连三分之一都还不上。更讽刺的是,就在限高令发布前5天,万达刚把48座万达广场打包卖给太盟等资本,回笼224亿——这钱是填窟窿,还是拆东墙补西墙? 从“首富”到“限高”,万达的“至暗时刻” 王健林最近的日子不好过。2023年起,他陆续卖掉30多座万达广场;2025年又零散出售7座,全国85座万达广场易主。儿子王思聪在日本悠闲度日,老父亲却在国内“卖资产续命”。更扎心的是,万达员工爆料:“现在报销都要等三个月,工资偶尔延迟发。” 但最痛的,是信任崩塌。曾经“万达所至,中心所向”的口号,如今成了“万达所至,纠纷所向”。兰州中院的1.86亿执行案,只是冰山一角——北京金融法院4亿、上海法院94亿股权冻结、各地供应商追债……万达的“信用账户”正在透支。有合作方哭诉:“我们给万达供货三年,现在连货款都要不回,只能申请强制执行。” 限高令背后:企业家的“信用危机” 王健林的遭遇,绝不是个例。恒大许家印、苏宁张近东,都曾站在财富之巅,却因债务失控跌落神坛。但王健林更特殊——他是中国最早一批“商业教父”,用“万达模式”改变了中国城市的天际线。如今,他的名字和“限高”“被执行”绑在一起,像一记耳光打在所有企业家脸上:再大的企业,也经不起信用破产。 “限高令”看似针对个人,实则敲响整个商业社会的警钟。当企业家开始“躲债”“卖资产”,当“首富”变成“首负”,受伤的不仅是投资者,更是无数依赖企业生存的普通员工、供应商。就像兰州那家给万达供货的小企业,1.86亿执行款背后,可能是几百个家庭的生计。 企业家的底线:比财富更重要的是信用 王健林曾说:“企业不讲信用,走不远。”如今这句话成了最扎心的讽刺。但换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一次“刮骨疗毒”的机会?限高令或许能倒逼万达理清债务、重塑信用;卖资产或许能换来轻装上阵的契机。关键在于,王健林能否像当年断臂求生卖掉文旅、酒店那样,再次展现“狠人”本色。 如果你是王健林,会选择“卖资产续命”还是“破产重组”? 当企业家信用破产,该由个人买单还是企业担责? 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你觉得万达还能翻盘吗? 截至目前,万达尚未公布具体解决方案,但那纸限高令已经撕开了商业江湖的残酷真相:在债务面前,没有永远的首富,只有永远的信用。愿所有企业家都能记住:财富可以重来,信用一旦崩塌,就再也捡不回来了。 来源:头条热搜
“王健林被限高了?”9月28日一早,这条消息像炸弹般在社交平台炸开。企查查显示,
自由芒果
2025-09-28 22:29: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