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特级战斗英雄吴华,为了救战友,不幸踏中地雷,双腿炸伤严重,被迫双腿截肢。 老山主峰东南侧的山林笼罩在晨雾中,十八岁的吴华正屏息聆听连长的战前部署。 那是一九八四年七月十二日拂晓,敌军炮火突然撕裂了寂静。他所在连队奉命增援前沿阵地,在穿越雷区时新兵小王不慎踩空滑向坡底。 吴华毫不犹豫扑过去拉住战友,自己却触发了反步兵地雷的绊线。野战医院的帐篷里满是血腥味和消毒水混合的气息。 军医们连续进行了七小时手术才保住他的性命,但那双曾经健步如飞的双腿只能截肢处理。 昏迷三天后,他在昆明军区总医院醒来,发现被子下半截空荡荡的。 护士记得这个苗族小伙子醒来后第一句话是问战友是否平安。荣军院的康复训练持续了两年多。吴华每天要练习用双臂支撑身体移动,残端经常被假肢磨出血泡。 一九八七年他返回凯里时,市政府原本安排的工作岗位因企业改制被取消。他用退伍抚恤金购置三轮车,开始在市区载客谋生。 一九九三年深秋的遭遇成为战后生活的转折点。某晚他在酒店门口等客时,保安以影响市容为由驱赶。 争执中三轮车被扣,他上前理论时遭到围殴。路过的记者拍下转业军人证掉在泥水里的画面,第二天《贵州日报》刊发报道引发社会关注。 这场风波让他结识了后来的妻子杨晓红。这位纺织女工看到报道后主动到医院照料,两人于一九九五年春节结婚。 儿子降生时,吴华特意取名"吴承志",寓意传承保家卫国的志向。妻子用缝纫机给他做了厚实的坐垫,把三轮车改装得更适合残疾人使用。 幸福时光在二零零三年戛然而止。杨晓红查出晚期肝癌,为省钱放弃化疗。她临终前拉着丈夫的手说最放心不下他独自照顾孩子。 葬礼那天,驻地部队派来整整一个排的官兵送行,战士们用军礼向这位军嫂致敬。此后每年清明时节,都能在麻江烈士陵园看到特殊的身影。 吴华用特制三轮车骑行四十公里山路,为牺牲战友擦拭墓碑。他会带着瓶装白酒和贵州特产,坐在十四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前自言自语:"兄弟们尝尝,这是晓红生前爱做的辣子鸡。 "二零一一年某次扫墓途中,三轮车链条断裂困在荒郊。恰逢省军区领导慰问路过,发现这位满身泥泞的断腿老人竟是战斗英雄。 此事促成政府对优抚对象帮扶制度的完善,次年全市开展退役军人普查建档工作。 最近十年他成为多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课堂上有孩子问是否后悔当年救战友的决定,他摸着假肢回答:"如果重来一次,我还会选择扑过去。只是希望天下永远不再有地雷,不再需要年轻人做这种选择。" 麻江烈士陵园的管理员注意到,吴华每次离开前都会在墓碑群中转悠。 有次好奇跟随,发现他正用软布仔细擦拭每位烈士的生卒年月。 这个习惯保持二十多年,他说要确保每个名字都清晰可见,就像当年在阵地上能喊出每个战友的籍贯。 二零一九年退役军人事务局派人来访,提出安排他去荣军院养老。 老人指着院子里改良过的手动三轮车婉拒:"还能动就要常去陵园,陪他们说说话。等哪天骑不动车了,劳烦你们用这车推我去见老战友。"
老山特级战斗英雄吴华,为了救战友,不幸踏中地雷,双腿炸伤严重,被迫双腿截肢。
重楼读世界
2025-09-28 21:46:31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