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农业部长劳雷尔喊话,要颁布大米进口禁令,还要提高关税! 9月25日,菲律

探修説 2025-09-28 16:30:57

菲律宾农业部长劳雷尔喊话,要颁布大米进口禁令,还要提高关税! 9月25日,菲律宾农业部长劳雷尔放话,9月1日才开始的60天大米进口禁令,不但要继续加钟,还要把关税从现在的15%再往上涨,农民叫苦说收购价跌到8比索一公斤,政府想把价托到16比索,翻倍才甘心。 这哪是解决粮食问题,分明是拍脑袋瞎折腾,一边让农民哭着喊亏,一边让老百姓等着吃贵米,里外不是人。 菲律宾这国家根本就不是能靠自己种够大米的料,去年一年就进口了 468.4 万吨大米,比前一年还多了近三成,相当于每个菲律宾人一年要吃进去 40 多公斤进口米,其中光从越南就买了 356 万吨,泰国还供了 60 万吨。 今年年初又遭了台风洪水,稻田被冲得一塌糊涂,本土产量更跟不上,这时候突然不让进口,等于自己掐断粮路。农业部长劳雷尔还嘴硬说要把关税从 15% 提到 35%,翻了一倍多,这不是在进货路上砌墙吗? 最冤的就是种地的农民,本以为禁令能让粮价涨点,结果收购价跌到 8 比索一公斤,而种稻谷的成本早涨到 12 到 14 比索了,等于种一公斤赔 4 到 6 比索。 吕宋岛有个老农接受采访时说,今年收了 5 吨稻谷,卖完到手的钱还不够给拖拉机加油和买化肥,家里孩子的学费都凑不出来。 政府喊着要把收购价托到 16 比索,翻倍给农民撑腰,可这话说得跟放空炮似的,连具体怎么托、拿什么钱托都没个影。 去年政府搞的 “丰收计划” 说能让农民每公顷赚 5 万比索,结果实际算下来,种杂交稻的农户反而每公顷亏了 2 万多,这承诺谁还敢信? 更可笑的是,这政策才执行不到一个月,市场就乱成了一锅粥。马尼拉的米价已经涨到 40 比索一公斤,有些地方甚至突破 70 比索,相当于普通家庭买 10 公斤米就要花掉两天工资。 米店老板都愁得睡不着觉,以前每周能从越南进两批货,现在港口堆着的大米进不来,仓库里的存货卖一天少一天,都不敢敞开卖了。 有市民说,以前买米不用排队,现在得凌晨去抢,晚了就只剩下碎米,价格还比平时贵一半。这哪是稳物价,分明是在制造恐慌。 菲律宾政府这手简直是反复无常,去年 7 月为了压米价,才刚把关税从 35% 降到 15%,让进口商多进货平抑价格,才过一年多就翻脸,又把关税涨回去,还加了禁令。 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连越南、泰国的出口商都寒了心。越南有批准备发往菲律宾的大米,因为禁令直接滞在港口,最后只能亏本转卖到非洲,每吨少赚 20 美元; 泰国的白米价格都被拖累得跌到每吨 468 美元,创了八年新低。现在人家都不愿意接菲律宾的单子了,生怕政策又变,货发了钱收不回,以后菲律宾想进口都没人愿意卖,这不是自断后路吗? 马科斯政府搞这出,说白了就是政治投机,想靠 “护农” 的名头拉选票。他爹当年搞 “稻米计划” 留下一堆烂摊子,他总想搞点农业政绩证明自己,可又不肯真金白银投钱。 菲律宾农业占 GDP 的 10%,四分之一的人靠种地吃饭,可农业机械化水平连越南的一半都不到,灌溉系统年久失修,台风一来就绝收; 仓储设施更是差得离谱,每年有 15% 的稻谷因为没地方存烂在田里,政府喊了好几年要建 80 万吨仓储容量,到现在影子都没见着。 去年刚把农业补贴基金从 100 亿比索提到 300 亿,看着不少,可分到全国几百万农户手里,每户也就几百块,连买两袋化肥都不够,这种情况下想靠禁令逼农民增产,纯属异想天开。 更要命的是,全球粮价本来就因为厄尔尼诺气候涨得厉害,亚洲主产区都在减产,国际米价早就在高位飘着了。 菲律宾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进口国,不赶紧找渠道稳供应,反而关起门来搞封锁,这操作简直是逆势而为。 2018 年菲律宾就干过类似的蠢事,当时一限制进口,米价直接暴涨 30%,最后不得不灰溜溜取消禁令,还被出口国敲了一笔涨价的竹杠,现在又重蹈覆辙,这记性也是没谁了。 现在菲律宾老百姓已经怨声载道,城市里有人开始抗议米价太高,农村里农民在政府门口举着 “别让我们亏本种地” 的牌子。可政府还在嘴硬,说怕提前透露延长期限让米商囤货,其实就是没底气,知道这政策根本撑不住。 这政策再拖下去,只会掉进恶性循环:进口堵了,米价涨得更凶,城市居民骂街;农民虽然看到价涨了,但政府没本事托市,收购价还是上不去,照样亏; 出口国彻底失去信任,以后想进口都得花高价,最后买单的还是普通老百姓。马科斯政府要是还不清醒,继续靠拍脑袋决策,别说农业改革出政绩,恐怕连民心都要丢光了。 粮食这东西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哪能靠 “禁” 和 “涨” 来糊弄,真要解决问题,还得踏踏实实地搞基建、给补贴、稳供应,这些虚头巴脑的套路,根本撑不了多久。

0 阅读:3

猜你喜欢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