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解释不清了!”广东广州,一幼儿园老师要求孩子回家做国庆手工作品,一家长带着自己孩子在家用废纸箱做出“东风—5C”模型。结果,孩子来到幼儿园后,听到周围的赞美声,嘴角都快压不住了!网友:“这就是传说中的手搓核弹吗?” “哇塞!这是什么呀?好威风!” 国庆前的广州某幼儿园门口,此起彼伏的惊叹声把早高峰的嘈杂都压下去了半截。 人群中央,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抱着个半人高的“大家伙”,红扑扑的脸蛋上藏不住笑意。 嘴角使劲往下压却还是翘得老高,两只小手紧紧搂着怀里的模型,连走路都特意放慢了脚步。 这让大家挪不开眼的“宝贝”,是个用废纸箱做的东风—5C模型。 灰扑扑的纸箱被涂成了银灰色,车头的轮廓用硬纸板折出棱角,发射架的三角结构稳稳支着卷成筒状的“导弹”。 连车身上的纹路都是小女孩用彩笔细细画上去的,虽然笔触稚嫩,细节却一点不含糊。 谁能想到,这个让全园孩子围着看的模型,是一家三口花了五个小时赶出来的“亲子作品”。 说起做模型的缘由,孩子妈妈笑着回忆,幼儿园老师在群里布置国庆手工作业时。 她本来也想跟风做个灯笼或纸花,“毕竟这些样式熟,材料也好找”。 可晚饭时跟家人一提,爱琢磨手工的爸爸突然说,不如做个东风—5C吧,孩子上次看阅兵还指着导弹问个不停呢。 这个提议一下子点燃了全家的兴致,当天下午就翻出了家里攒的快递纸箱,分工立刻明确了。 爸爸负责卷纸箱搭结构,妈妈蹲在地上撕纸皮修边角,上中班的女儿则搬来小板凳,握着蜡笔在纸板上涂涂画画。 从午后阳光斜照到客厅开灯,三个人忙得连喝水都顾不上,没人喊累,反而越做越投入,女儿还时不时举着画笔问。 次日一早,这个沉甸甸的纸箱模型就成了幼儿园的“明星”。 小朋友们踮着脚围过来,手指怯生生地碰了碰“导弹”筒,老师也凑过来细细打量,连夸“这结构搭得真稳当”。 被围在中间的小女孩腰板挺得笔直,听见同学说“我也好想做一个”,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 这段场景被家长传到网上后,立刻引来了网友调侃:“这就是传说中的手搓核弹幼儿版吧?” 还有人补刀:“这可是‘全班覆盖’的硬核作品啊!”这可不是广州这家人的专属创意。 最近打开社交平台,幼儿园的国庆手工作业早就“卷”成了“迷你阅兵场”。 湖北应城的苗苗幼儿园里,空地上摆满了家长和孩子做的“装备”。 快递盒糊的坦克车带着纸壳履带,奶粉罐改的航天发射塔插着彩纸火箭,还有和真人差不多高的战斗机模型,远远看去真像那么回事。 山东的任百林更厉害,为了满足儿子的心愿,花了三年时间用不锈钢做了艘能起降飞机、发射“导弹”的航母模型。 连弹射装置都是自己对着视频一点点琢磨出来的,虽然过程中第一次开机就烧了零件,却硬是靠着网友的帮忙调试成功了。 对比往年常见的灯笼、纸花,今年的手工明显多了股“硬核劲儿”。 但这股“卷”劲儿里,藏的可不是攀比心。 应城苗苗幼儿园的老师就说,布置作业时从没想过要比高低,“主要是鼓励家长和孩子多些亲子时光,没想到大家这么有创意”。 广州那位做东风—5C的爸爸也提到,最让他开心的不是作品被夸,而是女儿涂色时问的那句“妈妈,这个导弹是保护我们国家的吗?”。 比起生硬地讲大道理,这双手捏出来、笔涂出来的“国之重器”,反而让爱国的种子悄悄发了芽。 更难得的是,这些作品几乎找不到“表演式作业”的影子。 没有家长偷偷买成品充数,也没有孩子当甩手掌柜,有的是一家三口分工协作的默契。 是爸爸熬通宵剪纸板的耐心,是妈妈一点点修边角的细致,更是孩子趴在地上涂色的认真。 上海一所幼儿园的老师观察得真切,那些家长和孩子一起做的作品,哪怕歪歪扭扭,孩子讲起来也眼睛发亮;反之,再精致的成品,孩子都说不清来历。 国庆假期里,不少幼儿园把这些手工摆成了展览,东风—5C模型和天安门纸板、航母摆件挤在一起,成了最亮眼的风景。 有家长开玩笑说“现在没点‘军工知识’都不敢接幼儿园作业了”,但笑着笑着就品出了滋味。 从一张废纸壳到一个“大模型”,从一次亲子作业到一堂生动的爱国课,这届家长用最朴素的方式证明。 手工从来不是负担,而是连接家庭温情与国家认同的纽带。
“这下解释不清了!”广东广州,一幼儿园老师要求孩子回家做国庆手工作品,一家长带着
拾九观人间
2025-09-28 12:45:50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