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将可能迎来一个伟大的总统,这是一个比较和平的总统,可以说是可能获得最大的民众支持,李在明作为韩国新总统制定的政策非常地有利于民利于国,最终他提出了与朝鲜将可能会结束两国之间的对抗对敌的政策,这意味着他们和朝鲜之间的多年的敌对的问题将可能得到化解。 说起李在明这个人,在韩国政坛上他算得上是从草根爬上来的典型代表。1963年出生在安东一个穷乡僻壤的家庭,那时候韩国经济刚起步,他小小年纪就辍学去纺织厂打工,干了几年苦力活,左手还因为机器事故留下了残疾。靠着自学,他后来考上大学,学法律,当了律师,主要帮工人和弱势群体打官司。2005年他正式入政坛,从地方议员干起,2010年当上城南市长,那时候他推的基本收入实验和公共住房项目,让不少低收入家庭松了口气。2018年升到京畿道知事位置,继续搞这些民生实事,年轻人就业和医疗保障都抓得挺实。2022年总统选举他差点儿就赢了,只差0.73%的票给尹锡悦,结果尹锡悦上台后政局乱成一锅粥,去年底被弹劾,提前大选就这么来了。2025年6月3日选举,李在明以49.42%的得票率稳稳拿下,第二天就宣誓就职。这次胜选不是运气,韩国老百姓对经济下行、通胀高企、青年失业率高这些问题憋了一肚子火,李在明承诺的那些接地气的政策,正好戳中痛点。 李在明上台后,动作快得很,第一件事就是组阁,挑了些务实派的人进内阁,避免党内派系扯皮。民生政策上,他直奔主题,加大医疗和教育投入。比如,扩大全民医保覆盖面,让更多农村老人不用为看病愁眉苦脸;青年就业方面,推出补贴计划,鼓励企业招新人,目标是两年内多创造50万个岗位。这些不是空谈,他从京畿道时候就试过水,效果还行。经济上,他强调中小企业支持,减税和贷款优惠,帮那些被大财阀挤压的小老板喘口气。韩国经济这几年被全球供应链断裂和地缘摩擦拖累,李在明知道光靠出口不行,得内部循环起来,所以推的这些政策,短期看是稳人心,长期看是调结构。老百姓支持他高,主要因为他说话办事不绕弯子,不像有些政客光说不练。他得票率近50%,在野党背景加上高支持率,这在韩国分化严重的政坛里,算得上罕见。 当然,李在明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他对朝鲜的政策。这事儿得从头说起,韩朝关系这几十年来,基本就是一言难尽。分家后,两边军事对峙,边境小摩擦不断,2010年延坪岛炮击、2015年木造船事件,这些零星冲突虽没闹大,但总让边境居民提心吊胆。加上美国军援韩国,俄罗斯给朝鲜撑腰,国际上拉锯得厉害,半岛和平进程一拖再拖。尹锡悦时代,韩美日小圈子越抱越紧,对朝更强硬,导弹试射一多,紧张升级。李在明不一样,他从政开始就主张对话优先,这次当选后,直接把对朝关系定为外交核心。6月上台没多久,他就重启一些老协议,比如恢复军事热线,避免误判。7月在研讨会致辞,他说要基于国家利益搞实用外交,稳住韩美同盟,同时深化韩中韩日合作,处理周边关系时不偏不倚。 到9月份,李在明去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9月23日演讲时,正式抛出“E.N.D.”计划,这是个缩写,代表经济资源交换、外交正常化、无核化推进。简单说,就是分步走,先从小项目入手,比如重开开城工业园区,让工人跨线干活,赚点真金白银;然后谈外交层面,恢复大使级接触,逐步建信任;最后是无核化,通过多边谈判,韩国不单干,得拉上美中俄一起压。为什么这么说有效?因为过去文在寅时代试过类似路子,2018年朝美峰会虽没全成,但至少让边境安静了几年。李在明学聪明了,不求一步登天,先从经济切入,朝鲜那边缺外汇,韩国有技术,这互补性强。演讲后,国际反应还行,美国国务院发了贺电,说恭喜他当选,会继续合作;中国外交部也表态,支持半岛和平进程。俄罗斯那边虽没大动静,但没反对,算默认。 这个计划一出,韩国国内议论纷纷,支持的说终于能减军费,转投民生;反对的担心朝鲜不靠谱,给了便宜还反咬。但李在明支持率没掉,反而稳在60%以上,为什么?因为老百姓累了,边境巡逻队天天拉满弦,经济上还得养着这摊子事儿,花纳税人钱却没实惠。化解敌对状态后,边境压力小了,士兵能少些,居民生活稳些。9月22日,李在明接受BBC采访时,还说如果特朗普和金正恩谈成冻结核武协议,他会当成紧急措施接盘,不硬扛完全弃核。这话接地气,承认现实复杂,不吹牛。韩国企业也乐见其成,改善外资环境,化解地缘风险,就能多拉投资,股市都小涨一波。 长远看,李在明这套政策能不能落地,还得看执行。朝鲜那边,金正恩内政压力大,经济制裁咬得紧,如果真合作,半岛能松口气;但万一试射导弹又来,韩国得有B计划,继续威慑。李在明知道这平衡难拿,但至少他开了头,不像前任光喊口号。国际上,美中博弈激烈,韩国夹中间,得灵活点。他强调实用外交,就是这个理儿,不站队过死,基于利益走。
沙特这就不装了?我跟巴基斯坦结拜的时候,把某东大也结拜在内了沙、巴两国的共同防
【21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