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今后会证明,这完全是一帮乌合之众:由埃及、巴基斯坦和土耳其带头,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在卡塔尔峰会上准备组建穆斯林版“北约军事联盟”。 其实这场峰会的核心矛盾,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埃及总统塞西在会上打破46年外交惯例,首次公开称以色列是“敌人”,并提出两项激进主张,那就是承认1967年边界、组建阿拉伯军事联盟。 可口号喊得震天响,现实却是一地鸡毛,沙特王储表面上支持“阿拉伯共同防御”,转头却与巴基斯坦签署协议,这一协议的潜台词再明显不过,沙特要用巴基斯坦的核威慑力,却不愿将指挥权交给埃及。 指挥权之争,成了压垮联盟的第一根稻草,埃及想当“老大”,把联盟总部设在开罗,指挥权攥在自己手里,沙特则要求按出资比例分配话语权,甚至暗示“谁出钱多谁说了算”。 这种权力博弈在利比亚问题上早已暴露无遗,如今把这种矛盾搬到军事联盟里,结果可想而知,还没等以色列动手,盟友自己先打起来了。 武器装备的“万国牌”乱象,更是让联盟沦为笑柄,这些装备看着先进,可通讯频率对不上、零件供应靠进口,真要联合作战,怕是连敌我识别都成问题。 而且更深层的矛盾,在于阿拉伯世界根深蒂固的教派与利益分歧,教派的对立让伊朗、叙利亚等国被排除在联盟之外,埃及与土耳其的地区霸权之争,让两国在利比亚、叙利亚等问题上互相拆台。 而巴基斯坦的“左右逢源”,更是让联盟沦为利益交换的场所,这种“各怀鬼胎”的联盟,连最基本的信任都建立不起来,更别提共同对抗以色列了。 历史早已证明,真正的联盟靠的是共同利益和互相信任,而不是峰会上的口号和协议,几十年前,纳赛尔组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结果不到三年就闹崩。 如今的“穆斯林版北约”,连当年一半的基础都没有,却想靠一群目标不统一、矛盾一大堆、还没靠山的国家搞成,这不是痴人说梦是什么? 如今,卡塔尔多哈港的美国航母还在补给物资,埃及沙漠里那座没完工的中械装备维护厂早已锈迹斑斑,沙特皇宫里的中沙军购协议和美沙防务条约并排放在一起。 所以这场看上去热血沸腾的想法,最终不过是一场闹剧罢了,如果中东不能放下恩怨和分歧,那么阿拉伯世界主动是一盘散沙,想打败以色列也只是痴人说梦。 大家聊聊,你觉得他们真的能靠一个“穆斯林版北约”改变命运吗?
埃及开战!内塔尼亚胡闯下弥天大祸,57国联军围剿,美国火速驰援来源:楝亭蝉语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