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9月23日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说:“如果俄罗斯不准备达成协议结束战争,那么美国已做好充分准备实施一轮强硬的关税.....但要使这些关税有效,欧洲国家必须加入我们,采取完全相同的措施......他们必须立即停止从俄罗斯购买所有能源。” 今年9月23日,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又一次把“关税大棒”挥了起来,直截了当地抛出要用关税对付俄罗斯的说法,而且还点名让欧洲国家和美国一起断掉从俄罗斯进口的所有能源。 这话甫一出口,国际舆论场就热闹了起来,各国政府、媒体、企业都在琢磨,这到底是要把局势推向哪里?老实说,特朗普这套做法让人一点都不意外,毕竟他当总统这几年,遇事总是喜欢用关税来“敲打”对手,不论是贸易还是地缘冲突,都是要让别人“疼一疼”才罢休。 不过,特朗普这回把欧洲国家推到台前,让他们和美国一起下狠手,这事可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 美国自己早就基本不买俄罗斯的油气了,喊停对自己没啥损失,反倒是欧洲那头压力山大。 虽然欧盟明面儿上也在说要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可大家心里都明白,这种转型不是三五年就能一蹴而就的。 别说全部断供,哪怕是再减少一点,对不少欧洲国家日常生活、工业用能都是大麻烦。 而且欧盟成员国各有自己的小算盘,有的本来就跟俄方往来密切,根本就不愿意玩“极限操作”。 再看特朗普的思路,其实也一如既往地“讲生意”。 哪怕是讨论俄乌冲突,他也更多把这事当做一场可以讨价还价的交易。 过去他就屡屡表示,自己和普京能聊得来,认为靠私人关系能把复杂问题“谈下来”。 在他看来,经济制裁和高关税并不是第一选择,而是逼到最后不得不用的“底牌”。 换句话说,他更愿意当“中间人”,而不是直接“开打”。但这套做法,欧洲人未必买账。 毕竟,压力落在欧洲头上,谁都不愿意为了美国的战术安排让自己经济受损。 其实,美国和欧洲在对俄问题上的分歧由来已久。 不管是能源政策、经济制裁,还是对俄乌局势的看法,双方立场都不完全一致。 美国讲的是大国博弈和全球秩序,欧洲更多考虑自身能源安全和经济稳定。 尤其这两年,欧洲虽然在表面上配合美国推进对俄制裁,但在能源问题上一直很谨慎,有的国家是口头支持,实际操作起来则步步为营。 特朗普这次要求欧洲“马上断供”,显然没考虑到欧洲国家的实际承受能力。 就算欧盟高层想“跟队”,底下成员国也不可能一刀切照办。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还推行了一套“你出钱我供货”的军援模式。 美国提供武器技术,欧洲国家出资金支持乌克兰,结果就是美国军工企业订单源源不断,欧洲却要承担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 法德等国早就对此有意见,觉得美国其实是把危机成本甩给盟友,自己却坐收渔利。 这种局面下,欧洲怎么可能对特朗普的新关税主张“全票通过”?就算表面上答应,实际操作中也是各种推拖和协商。 参考:澎湃新闻——特朗普在联合国批评联合国,声称“你们的国家正在走向地狱”
特朗普9月23日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说:“如果俄罗斯不准备达成协议结束战争,
豫经猎史册
2025-09-27 14:36: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