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直言,中国禁止英伟达芯片令美中关系紧张,并称中国为美国的“对

素鹤栖云 2025-09-27 14:26:08

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直言,中国禁止英伟达芯片令美中关系紧张,并称中国为美国的“对手”;与此同时,英伟达CEO黄仁勋也表态,对中国禁买其AI芯片的报道“深感失望”。 美国不断收紧对华芯片出口限制,试图卡住中国在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的脖子。 可中国并没有被吓倒,反而憋着一股劲,加速芯片自主化的步伐,从操作系统到个人电脑、服务器处理器,再到嵌入式微控制器,中国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的路上越走越稳,逐渐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 这不仅让国内科技产业底气更足,也在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给中国在未来竞争中争取了更多主动权。 中国的芯片自主化正在全面提速,先说操作系统,银河麒麟V11用上了全球首个6.6内核的商业版国产系统,性能稳定,能很好支撑人工智能应用和产业数字化转型。 这一步标志着中国在信息技术自主化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全栈生态打下基础。 服务器处理器方面,国产芯片已经占了市场六成以上,逐步把传统X86架构挤到一边。 服务器对生态依赖小,国产处理器正好借机快速切入,性能也不断提升。 嵌入式微控制器这边,进展同样亮眼,像赛元微电子的微控制器,已经用在打印机、汽车电子和智能家居上,兼容性强,开发门槛低。 芯源半导体的微控制器也在智能电表和电机控制中站稳了脚跟,这些突破说明,中国芯片产业正从低端替代往中高端迈进,覆盖从云到端的各种场景。 美国对华芯片限制的加码,反倒成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催化剂,2022年以来,美国通过“实体清单”和各种制裁,限制中国企业获取高端图形处理器和高带宽内存。 可结果中国芯片产业没被打垮,反而更拼了,商务部数据说,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突破1万亿,同比增长超两成,韧性十足。 政策也在加力,政府鼓励数据中心优先用国产图形处理器卡,市场端,需求爆发也给国产芯片创造了机会。 谷歌、亚马逊、微软这些巨头都在自研人工智能芯片,想少靠英伟达。 中国企业的自研战略跟这趋势不谋而合,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在制造设备上的突破,也为供应链自主化提供了支撑。 英伟达的高端芯片在尖端大模型训练上依然领先,中国在性能、生态和产能上还得加把劲。 尤其在先进制程和高端设备领域,差距不小,英伟达的Blackwell芯片预计2026年量产,性能远超现在中国能拿到的技术。 中国芯片产业正从“部分替代”走向“全面自主”,阿里和百度的“自研+英伟达”并行模式,既保证算力稳定,也让自研芯片逐渐挑大梁。 随着制造能力和生态完善,国产芯片在人工智能算力体系中的占比会越来越高。 预计到2030年,中国能占全球芯片市场一半以上,成为最大消费市场,新凯来在SEMICON 2025展示的31款国产设备,吸引了不少眼球,说明中国在半导体装备上也有了竞争力。 政策、市场、资本的合力,正推动中国芯片产业从内卷走向出海,参与全球竞争。 面对美国的科技打压,中国芯片产业用自主创新交出了答卷,从操作系统到处理器、微控制器,中国正在构建覆盖设计、制造、应用的完整生态。 前路有挑战,但中国科技企业用行动证明,自主替代的步伐停不下来,半导体这行,靠的是干出来的实力,中国的芯片产业,正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全面自主的未来。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凤凰网

0 阅读:100

猜你喜欢

素鹤栖云

素鹤栖云

素鹤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