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要开战了” 当地时间25日,美国防长赫格塞斯突然下令,要求数百名美军

丹青自由的翅膀 2025-09-27 12:54:33

“我们可能要开战了” 当地时间25日,美国防长赫格塞斯突然下令,要求数百名美军将领,在下周前往弗吉尼亚州匡提科海军陆战队基地集结开会。据悉,这个命令发给了美军几乎所有准将及以上级别的军官,包括驻扎在欧洲、中东、亚太地区的指挥官,而且没有说明其他细节和集结原因。 吓人的是这集结的规模,美军现役的上将、中将加起来总共才 838 人,这次几乎全被召回来了,算上他们的参谋助手,去开会的得有上千人。 这种 “一锅端” 的召集方式,过去三十年只发生过三次,每次之后都跟着一场大战:1990 年那回是海湾战争,2001 年是打阿富汗,2003 年则是入侵伊拉克。 老辈人应该还记得,当年美国打巴拿马之前,也是先把全球将领叫回来统一思想,接着就以 “缉毒” 为名出兵了,现在这套路简直一模一样。 要说美国没憋着坏水,谁信啊?就在下令召集将领的前几天,他们刚把国防部的牌子换成了 “战争部”,特朗普直言不讳地说 “‘国防’太保守,我们既要防御更要进攻”,新上任的 “战争部长” 赫格塞斯更露骨,说要 “最大化杀伤力,别纠结合法性”。 这哪是要防御,分明是揣着刀子找猎物呢。而且这之前,赫格塞斯已经裁掉了 20% 的四星上将,嘴上说精简架构,实际上就是把不听自己话的人清出去,现在把剩下的核心将领全叫回来,无非是统一思想、理顺指挥链,真要动手时保证队伍指哪打哪。 再看美军最近的动作,全是开战前的铺垫。上个月就以 “打击毒贩” 为名,把 3 艘两栖攻击舰、8 艘战舰派到了委内瑞拉门口,带着 4200 名士兵和 1200 枚导弹,连核潜艇都开过去了。 缉毒用得着核潜艇和战斧导弹吗?这明摆着是 “杀鸡用牛刀”,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说得一点没错,这是冲着推翻他来的,是百年最大的威胁。 更巧的是,召集令下来的时候,以色列总理刚下令空袭也门,这两件事凑在一起,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被推倒了,后面跟着的可能就是连锁反应。 有人说会不会是针对伊朗?但现在印度洋南部连两个满编航母战斗群都没有,美军想打伊朗根本没底气,而且联合国还在跟伊朗谈判,找不着开战的理由。 反倒是委内瑞拉,石油储量全球第一,又一直跟美国不对付,简直是现成的 “立威靶子”。特朗普现在国内支持率跌得厉害,赶移民导致劳工短缺,加关税让物价飞涨,跟当年老布什打巴拿马前的处境一模一样,老布什靠打仗把支持率拉了上去,特朗普肯定也想抄这个近路,哪怕只是搞个 “斩首行动” 抓了马杜罗,也能赚足政治资本。 会议地点选在匡提科基地也大有讲究,这儿可不是普通的开会场所,有美军最先进的作战模拟设施,平时都是用来搞重大军事行动前的兵棋推演的,去年乌克兰危机升级前,美军高层就在这儿开过类似的会。 现在放着五角大楼不用,非要把全球将领拽到这个 “实战指挥枢纽” 来,说白了就是要当面敲定作战部署,毕竟视频会议可没法搞这种涉密的模拟推演。 更耐人寻味的是,开会的时间正好赶上联合国大会,各国领导人都在纽约开会,美军却在背后偷偷集结将领,这 “前台演戏、后台磨刀” 的操作,怎么看都透着诡异。 可能有人觉得是小题大做,美军说不定只是想搞内部重组。但再怎么重组,用得着把所有战区指挥官都叫回来吗? 而且重组的重点是 “亚太优先”,最近美军在日本、澳大利亚加了好多联合演习,还扩建了关岛基地,明显是在做两手准备。 现在俄乌冲突正胶着,俄罗斯已经划下 “击落战机即开战” 的红线,中东的以色列也蠢蠢欲动,有人预估二十天左右以色列就可能对伊朗动手,这么多火药桶同时冒烟,美军这时候集结将领,说不定就是在协调多线应对的预案。 想想都让人后背发凉,战争从来不是电视里的新闻,一旦打起来,遭殃的都是普通老百姓。当年伊拉克战争,美军说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结果打进去发现啥都没有,却把伊拉克炸得稀巴烂,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现在美国又是换 “战争部” 牌子,又是集结全球将领,还把军舰怼到别人家门口,这些动作堆在一起,已经不是 “极限施压” 那么简单了。 五角大楼还嘴硬说这是 “常规会议”,但真要是常规会议,用得着这么保密吗?用得着让全球将领放下手头的事赶回来吗?这种含糊其辞的回应,只会让人更警惕。 从历史经验看,美军这么大规模的高层异动从来不是空谈,当年海湾战争前的将领集结,也没人想到会真的开打,可没过多久,导弹就落到了伊拉克的土地上。 现在几百个美军将领正忙着收拾行李往弗吉尼亚赶,世界就站在一个危险的十字路口。“战争部” 的旗子已经立起来了,开战的预案可能正在匡提科基地的模拟沙盘上推演,那些被派到委内瑞拉门口的军舰也在等着命令。 咱们普通人可能没法左右局势,但必须看清楚,美国这波操作就是在把世界往战火里推,“我们可能要开战了” 这句话,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让人揪心过。

0 阅读:2

猜你喜欢

丹青自由的翅膀

丹青自由的翅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