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不许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内塔尼亚胡强硬表态。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

全球秒报君 2025-09-27 02:06:31

特朗普不许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内塔尼亚胡强硬表态。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已经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谈话,也与中东各国领导人进行了谈话,加沙协议“很快就会达成”。 9月25日,特朗普在白宫采访中的表态如同一颗政治炸弹——他首次以“不会允许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的强硬措辞,公开划下红线。 与此同时,内塔尼亚胡在启程赴联合国大会前针锋相对地宣称“这种事不会发生”,而178名美国众议院民主党议员联名致信警告以色列的联署行动,更将这场外交博弈推向高潮。 表面看是巴以问题的角力,实则暗藏美国国内政治、中东战略转型与以色列生存逻辑的多重裂变。 特朗普任期内的中东政策始终以“亲以色列”为标签: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推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建交、默认定居点扩张……此次突然对吞并计划亮红灯,看似矛盾,实则暗合其选举逻辑。 吞并约旦河西岸可能引爆中东大规模冲突,破坏其精心打造的“阿拉伯-以色列和解潮”,甚至冲击油价、牵连美国经济,这些风险显然高于巩固极右翼支持的收益。 内塔尼亚胡的激烈反应,与其说是对特朗普的回击,不如说是对国内政治困局的转移。 当前其执政联盟极右势力要求加速吞并,而司法改革引发的社会分裂、经济压力等问题持续发酵。 通过炒作“外部威胁”(如联合国大会上谴责“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可将民众视线从国内矛盾引向安全议题。 然而,这种强硬姿态正使以色列陷入更深层的战略困境。 民主党议员的联名信释放明确信号:若以色列强行吞并,未来民主党政府可能削减军事援助甚至支持国际制裁。 内塔尼亚胡赌的是特朗普胜选后的政策延续性,但美国政治极化已使以色列问题成为党争筹码,长期依赖单一政党的外交策略风险陡增。 178名议员联署不仅是施压以色列,更是民主党内部整合中东政策的标志。 信中强调吞并将“使地区陷入更大混乱”,实则是暗批特朗普政府纵容以色列的单边主义。 民主党进步派与温和派在此事上罕见一致,反映其未来执政方向:重返多边框架(如支持两国方案)、平衡巴以利益,而非无条件偏袒以色列。 值得注意的是,信函对象包括以防长和外长,意在分化以色列内阁。 此前内塔尼亚胡凭借与美国共和党的特殊关系架空传统外交渠道,而民主党正通过激活国会力量重构美以关系的规则。 特朗普声称“加沙协议即将达成”,但现实是巴勒斯坦权力机构腐败溃散、哈马斯与以色列周期性冲突、定居点持续扩张……“协议”更像空中楼阁。 真正的问题在于,各方将巴以议题工具化: · 美国将其作为党争秀场; · 以色列用以转移国内矛盾; · 阿拉伯国家虽谴责吞并,却因应对伊朗威胁而淡化巴勒斯坦问题。 这种“虚假关注”使和平进程陷入“越谈越战”的恶性循环。 更值得深思的是,当大国博弈与国内政治需要不断“消费”巴以冲突时,谁会成为打破“假动作和平”的第一张骨牌? 或许真正的危机不在于吞并与否,而在于无人真正愿意为和平支付代价——无论是美国、以色列,还是其他相关方。

0 阅读:0
全球秒报君

全球秒报君

每日更新,国际新闻不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