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和同事说,不要总是自嘲是牛马。 在职场里,我们常常会听到一句话:“唉,我就是个牛马。” 自嘲本身没问题,它是一种调侃,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 但如果你真的带着“牛马心态”去做事,那就危险了。 牛马思维的本质,不在于你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你的心态和方法。 真正让人沦为“牛马”的,不是加班多、任务重,而是你在做事时完全没有主导权,只是被动地接受、执行、抱怨。 这时候,即使给你很少的工作,你依然会觉得痛苦;反过来,如果你有主人心态,再多的工作也会找到价值感。 怎么避免牛马思维? 我和同事聊到,有两个关键: 1. 保持主人心态。 无论你在团队里是什么角色,都要告诉自己:我是这个事情的主人。 主人心态和牛马心态最大的区别在于:牛马心态只想着“完成任务”;主人心态会想着“推动结果”。 哪怕你只是负责一个小环节,只要你把自己当成事情的主人,你的做法就会不一样:你会更主动、更深入、更有创造性。 2. 先问“为什么”,再想“怎么做”。 当领导安排一项工作,或者客户提一个需求,不要立刻机械式执行,而是先追问自己:对方为什么要这么想?为什么让我来做这件事?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当你理解了“为什么”,就能更快找到“怎么做”。你会发现,有些任务根本不需要加班到深夜才能完成,只要方法对了,就能事半功倍。 主人心态带来的两个结果 当你带着这种思维去做事,会有两个显著的改变:第一,你不会陷入内耗。 因为你知道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而不是感觉被压榨。第二,你更容易拿到结果。 因为你的行动是对焦的,能击中对方的需求。 所以,不要总是自嘲自己是牛马。 牛马思维不是工作量的问题,而是心态和方法的问题。 当你把自己放在“主人”的位置上,哪怕事情再多,你也不是被驱赶的牛马,而是能真正主导结果的人。
牛马们,看看你的心理压力有多大?
【3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