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到今天,应该说国际威望非常高!但是你会发现各国领袖到美国,都希望得到美国尊重,但到了中国,都希望得到中国的钱,但他们骨子里对美国是怕,对中国是贪,却一点儿都不怕!你们不奇怪吗?无论大国小国都是如此。 美国的外交风格,说白了就是赤裸裸的“立威”路线,军事、经济、政治三板斧轮着用,先把对方吓住了,再坐下来谈条件。它的逻辑简单又粗暴:怕我,就不敢挑战我,这样“老大”的位置才能坐得稳。 你看美国在全球的操作就懂了,一百四十多个国家里安插了三百多个军事基地,地中海、印度洋、西太平洋到处都是它的航母编队,动不动就拉着盟友在别人家门口搞军演,火炮导弹亮出来晃一圈,意思很明确:我的拳头硬,别跟我耍花样。 经济上更狠,制裁名单拉得老长,伊朗因为核问题被卡了几十年能源出口,古巴受了半个多世纪封锁,连欧洲盟友德国想买俄罗斯的天然气,都能被美国用“北溪”管道事件敲打得服服帖帖。 政治上还爱搞“选边站”,谁不跟它一条线,就扣上“独裁”“威胁”的帽子,联合盟友孤立对方,这套组合拳打下来,别说小国扛不住,连大国都得掂量掂量。 中国的玩法则是另一套路数,从来不爱搞威慑那一套,反倒喜欢先交朋友再谈生意,用互利共赢的实在好处吸引人。 就像在非洲,中国这些年帮五十多个国家建了两百多个农业示范中心,修了一百七十多所学校和一百三十多家医院,还培训了十六万名当地人才,不是简单给点援助就完事,而是帮着建工厂、修铁路,教技术传经验,让人家能自己造血发展。 东南亚的中老铁路、中东的港口项目也一样,都是带着真金白银去合作,不附加政治条件,不逼着人家选边站,只图大家一起赚钱。 这两种路子一对比,各国的心态就清清楚楚了。那些去美国的领导人,首先想的是“别惹它不高兴”,毕竟谁也扛不住制裁或军演的压力,能换来几句尊重的话就赶紧见好就收,骨子里那点怕藏都藏不住。而到中国来,知道中国脾气好,不会随便翻脸,自然就把重点放在了合作项目上,盼着能拿到优惠贷款、争取到援建项目,说白了就是奔着实在的经济好处来的。 哪怕是德国、法国这样的大国,对美国也得陪着小心,美国要搞芯片禁令,他们再不情愿也得跟着限制对华出口;可面对中国,却敢在贸易顺差上讨价还价,甚至偶尔搞点贸易壁垒,因为知道中国不会动辄用大棒伺候。小国就更明显了,一边拿着中国的农业援助建灌溉系统,一边转头在联合国跟着美国投反对票,反正算准了中国不会跟它计较。 其实这事儿也不怪各国现实,美国的“威”是实打实的压迫感,不听话就有代价;中国的“好”是暖乎乎的实惠,但少了点让人不敢造次的威慑力。 美国靠“怕”维持秩序,中国靠“利”凝聚伙伴,两种逻辑养出了两种心态。但话说回来,中国这种不立威、重共赢的路子,虽然短期内可能让人觉得“好说话”,可长期看,那些靠真金白银和真心实意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可比靠吓唬维持的服从要扎实多了。 只是眼下,这种“怕”与“贪”的反差,确实把中美外交风格的差异给照得明明白白。
中国正在逃命;而日本只能等待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普通的金融操作?错了!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