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占便宜的,最后,都占不到便宜,越南,用23年的时间,给全世界,上了这一课,它以

如梦菲记 2025-09-26 17:44:24

想占便宜的,最后,都占不到便宜,越南,用23年的时间,给全世界,上了这一课,它以为,国家基建,可以靠“耍心眼儿”;它以为,大国博弈,可以靠“反复横跳”,结果,当邻国,都靠着中国的务实,通上了高铁时,它还在为自己当年的“小聪明”,支付最沉重的代价。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0年越南提出要修建一条南北高铁,从河内一直通到胡志明市,全长一千五百公里,被寄予厚望,那时候的河内信心满满,以为只要摆好姿态,坐等中、日、韩三方来竞标,就能用低成本换来先进技术,用大国竞争换来额外利益,表面看是精明的算盘,实际上埋下了二十多年的隐患。   日本人带着新干线方案进驻河内,报价详尽但条件苛刻;中国则提出“技术转让+本地化生产”的合作模式,希望能让越南在建设中积累产业能力。   河内表面点头,心里却打起了算盘:既想拿到低价,又想避免被某一方过度影响,于是故意摇摆,今天释放出对日本的善意,明天又示好中国,偶尔再拉上韩国聊几句,把时间消耗在一场看似精明的拉锯战里。   时间就是在这样的讨价还价中被白白浪费,2006年奠基,几年后又停工,方案一改再改,光是“可行性研究”就做了十多次,每一次转向都伴随着新的起点,每一次拖延都意味着成本飙升。   邻国在铺轨道,越南却在开会写报告,等到真正想开工时,预算早已从最初的五百多亿美元涨到近千亿,超出了本国经济的承受力。   与此同时,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在铁轨上飞速前进,2021年中老铁路通车,万象车站人山人海,老挝一夜之间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   印尼在2023年试运行雅万高铁,成为东南亚首个拥有350公里时速铁路的国家,舆论场上尽是沸腾的掌声。   柬埔寨也在悄然加码,金边至西哈努克港的铁路升级,将六小时的车程缩短到两小时,东南亚大陆一条条闪亮的铁轨铺开时,越南却还在与文件、纠纷和预算拉扯。   拖延并不是唯一的代价,更沉重的是连锁反应,因为没有高效的铁路运输,越南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比邻国高出四成,北部经济圈到南部制造业中心的货运效率落后得令人难堪。   交通部的内部报告显示,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高达三十五亿美元,游客在昆明登上高铁,几个小时后便能抵达万象,而河内到胡志明的旅程依旧是二十个小时的颠簸长途大巴,旅行社绞尽脑汁也掩盖不了体验的落差。   外资工厂同样怨声载道,路况糟糕,电力供应不稳,运输成本畸高,利润空间被一层层吞噬,三星等跨国企业三天两头因停电或运输不畅被迫减产。   越南本想借着低成本劳动力吸引制造业,结果却因为基础设施的短板被打了回去,邻国借着高铁与港口升级接连吸引投资,越南却被现实无情边缘化。   更讽刺的是,越南当年拒绝的合作条件,正是今天它渴望重新拥有的,中国在与泰国、马来西亚的合作中,早已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模式帮助他们建立起轨道产业链,本地化生产逐渐成型。   反观越南,当年的犹豫让它错过了技术转移的窗口期,如今想再谈合作,不仅要放低姿态,还得承受邻国已经抢先一步的现实差距。   河内火车站前,法式老建筑依旧静静伫立,电子屏上不断滚动着“南北高铁第十八次可研”的公告。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百公里外的磨丁站,满载电子产品的货运班列鸣笛驶向重庆,整个区域的经济命脉在铁轨上加速跳动,越南看着铁轨轰鸣的车轮,才发现自己被困在原地。   二十三年过去了,这场“聪明的算盘”最终换来的不是低价和掌控,而是错失的机会与沉重的代价,基础设施不是一场短期投机,更不是外交小动作能替代的。   它需要的是稳定的合作、长远的眼光和持续的投入,那些把心思花在小聪明上的国家,最后会发现自己连起点都守不住。   真正的捷径,从来不是耍心眼,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基础,越南的教训写在二十三年的空转里,也印在邻国闪亮的铁轨上,想占便宜的,最后都占不到便宜。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56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