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在驻菲大使黄溪连将要辞行之际,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给出承诺——“不能让南

掘密探索 2025-09-26 15:51:18

9月25日,在驻菲大使黄溪连将要辞行之际,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给出承诺——“不能让南海争议定义两国关系!” 过去两年,中菲在南海的摩擦简直像连续剧:仁爱礁那边,菲律宾船非要给坐滩军舰送建材,中国海警船直接拦着;黄岩岛附近,菲方飞机天天来转悠,中国战机起飞“护场子”;菲律宾国会甚至专门立法,说南海那些岛礁是他们的“地盘”。   更绝的是,美国还跑来凑热闹,把“堤丰”导弹系统搬到菲律宾,摆明了要给菲方撑腰。   可马科斯现在为啥突然改口了?说白了,还是钱闹的,中国是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第二大投资来源国,菲律宾的水果、电子产品,大半都卖到中国;中国的基建项目,像铁路、港口,也给菲方带来了不少好处。   要是真跟中国闹掰了,菲律宾的经济指定得“感冒”,再加上美国那边光会喊“我挺你”,真到掏钱的时候却抠抠搜搜,菲方心里自然得掂量掂量。 南海的问题,说起来能写本小说,从上世纪50年代美国把黄岩岛当靶场开始,菲律宾就慢慢盯上了这块地,1997年后,菲方开始频繁找中国麻烦:中国科考船去南海做研究,他们派船来驱赶;中国渔民去捕鱼,他们直接抓人扣船。   2013年,菲律宾还跑到国际仲裁庭告状,结果2016年仲裁结果出来,中国直接一句“不认”——毕竟南海那些岛礁,中国从古代就开始管了,历史依据摆在那儿呢。 最近几年,菲律宾更是一会儿派船闯中国南沙群岛,一会儿拉美国、日本来“站台”,把南海搅得跟菜市场似的。   但马科斯现在说“要对话”,其实也是捡起了中菲早年的共识——2002年双方就签过《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说好了有争议先商量,别动不动就舞刀弄枪的。     马科斯这话,听着像给中菲关系“松绑”,但背后的小九九也不少,一方面,他得安抚国内那些“亲美派”,毕竟菲律宾跟美国签了《共同防御条约》,真要彻底倒向中国,美国肯定不乐意。   另一方面,他又想从中国这儿多捞点好处,经济合作、基建投资,这些可都是菲律宾急需的。 对中国来说,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机会在于,菲律宾愿意坐下来谈,总比天天在海上对峙强,说不定还能一起开发南海的资源,挑战在于,得让菲律宾明白,跟中国合作能赚大钱,但要是老想着拉美国来“压价”,那这合作也长久不了。   说到底,南海的和平不是靠谁喊一嗓子就能实现的,得靠双方都拿出诚意,争议可以有,但别让它成了关系的“紧箍咒”;合作得抓紧,毕竟经济上的“甜头”,比嘴上的“保证”实在多了。   马科斯那句“不能让南海争议定义两国关系”,就像给中菲关系开了扇窗——透透气可以,但别让风把窗户吹跑了,毕竟两国的未来,还得靠一起干实事,而不是光靠吵架刷存在感。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