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面前,亲情一文不值!”上海一位百岁老人卖掉名下房产,拿到近3000万售房款

南风意史册 2025-09-26 14:50:04

“金钱面前,亲情一文不值!”上海一位百岁老人卖掉名下房产,拿到近3000万售房款,而后将这笔钱分给6个子女,5个哥姐每人得400多万,唯独小儿子只分到200万。小儿子不服气,起诉母亲和哥姐,要求重新分配房款!可老人却反驳:小儿子早已偷偷占了一套公租房,如今还贪心要多分,实在没道理。让人意外的是,一审和二审法院判决完全相反!   “妈!公房只是承租权,又不是产权,跟私房的钱没关系!凭啥少给我300万?”   法庭上,小儿子小明(化名)急得嗓门都高了。对面的李奶奶攥着拐杖:“你爸走那年,咱们六个签的纸你忘了?说好房子一起分,你偷偷改公房承租人时,跟你哥姐商量了吗?”   事情要从2021年说起。那时李奶奶已经近百岁高龄,身体大不如前,全靠子女轮流照顾。她想着老伴生前说的“别让孩子们为房子闹僵”,就决定把名下一套私房卖掉。   这套房是老两口早年的财产,后来办了产权,通过中介找到买家后,最后以3000万成交。   签卖房合同那天,李奶奶拿出一个旧信封,里面是2002年写的“家庭财产约定”。   那年李奶奶老伴刚去世,怕子女以后争遗产,就把六个孩子叫到一起商量,约定家里五处房子(两套私房、三套公房),不管怎么处置,钱都要六个人平分。   当时六个子女都签了字,小明也没反对,李奶奶就把这约定小心收了起来。可这份约定,在2009年被小明改了样。那年小明找李奶奶要父亲的死亡证明,说“公房管理处要补材料”。   李奶奶没多想就给了他,还叮嘱“有事跟哥姐商量”。结果三个月后,大儿子去收公房租金时才发现,承租人已经改成了小明。   李奶奶找小明问,他只说“我离得近,方便打理”,之后这套公房的租金,就全被他自己收了,再也没分给过其他人。   2021年拿到3000万售房款后,奶奶算了笔账:小明已经偷偷占了一套公房,这些年租金全拿了,以后要是拆迁,承租人还能得补偿。要是这3000万还平分,小明相当于拿了双份,对其他孩子太不公平。   最后大家商量,给小明200万,剩下的2800万分给五个子女,每人差不多560万。小明一听就炸了,说:“公房是承租权,不值钱!私房是爸的遗产,按2002年的约定,我该得500万,凭啥只给200万?”   跟家人吵了好几次没结果,2022年初,小明直接把李奶奶和五个子女告到法院,要求补300万差额。   一审时,小明拿出2002年的约定说:“上面没写承租权要算进去,我改承租人是按规定办的,跟私房钱没关系。”法院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判李奶奶和五个子女补300万。   李奶奶拿到判决书后哭了好久,五个子女也不服气,凑钱找律师上诉到中级法院。   二审时,律师跟法官说:“2002年约定的是‘五处房子整体平分’,不是单分私房。小明没跟家人商量就改承租人,已经占了一处房子的权益,现在再要全额房款,就是违背约定。”   法官还查了当年的档案,发现小明改承租人时,根本没让其他子女签字,不符合规定。   最后二审法院撤销了一审判决,驳回了小明的所有要求。判决下来那天,李奶奶被大女儿扶着走出法院,看了一眼身后的小明,没说话,只是把旧信封攥得更紧了。   现在李奶奶住在大女儿家,五个子女轮流来看她,唯独小明没再来过。有人问她后悔吗?   李奶奶摇摇头说:“不是我偏心,是他先丢了亲情。当年写约定不是为了分多少钱,是为了一家子好好的。”   其实这场风波里,钱从来不是关键,关键是那份被小明打碎的信任。亲情再厚,也经不住贪心挑唆。   信息来源: 上观新闻|3000万卖房款少分200万?百岁老太与小儿子对簿公堂,上海法院判了 光明网|上海母子因3000万房款反目,互相把对方告了!法院判了   文|黑子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205

评论列表

一切都是命

一切都是命

2
2025-09-26 14:59

这还轮流,说明这一家老人去世了,关系就淡了

雨夜星空 回复 09-26 18:39
不轮流怎么办,现在社会夫妻都在上班,哪有那么多时间照顾老人,子女多就轮流照顾,大家都能有喘息休息的时间

一切都是命 回复 雨夜星空 09-26 20:39
个人观点老太太有三千万拆迁款就该留在自己手中,钱在自己手上,她六个都是孝子孝女!抢着服侍她!记得不孝顺,进高档疗养院也不错!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