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7900名从中国战场抽调出来的日军老兵,正坐船前往新几内亚,半路遭到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9-26 14:30:27

1943年,7900名从中国战场抽调出来的日军老兵,正坐船前往新几内亚,半路遭到200多架战机围攻,仅仅4个小时,运兵船被全部击沉。6000多名日军漂在海面,结果不到一天,就被鲨鱼吃掉了2000多人! 1943年,对日本人来说,日子开始不好过了。瓜岛那场“绞肉机”战役刚打完,他们在新几内亚的阵地也摇摇欲坠。为了保住南太平洋的这条命脉,东京大本营下了血本,决定往新几内亚的莱城增兵。派谁去呢?第51师团,一支从中国战场抽调出来的精锐,满编都是打老了仗的老兵痞子。这帮人,手上沾满了中国人的血,自认为经验丰富,天不怕地不怕。 当时,日军第8方面军司令官今村均盘算着,把这批总共约6900人的部队,连同装备和补给,用8艘运输船,在8艘驱逐舰的护卫下,悄悄送到莱城。这行动,代号“八十一号作战”。 听着计划挺周密,对吧?但问题就出在一个致命的环节上——日本人的密码,早被美国人破译得跟明码电报一样了。这事儿,日本人自己心里也嘀咕,但他们选择赌一把。赌什么?赌天气。他们觉得,只要赶上丹皮尔海峡的坏天气,盟军的飞机就飞不起来。 3月1日,船队从拉包尔港出发。美军那边的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办公桌上早就放好了截获的电报。他手下的第5航空队司令乔治肯尼将军,更是早就憋着一股劲儿,准备给日本人送上一份“大礼”。 这份大礼,是一种全新的、堪称变态的战术——“跳弹轰炸”。 啥叫“跳弹轰炸”?你小时候在水边打过水漂吧?就是那个原理。美军的B-25轰炸机,飞得只有十几米高,几乎是贴着海浪在飞。然后,对着日军的运输船,像扔保龄球一样把炸弹扔出去。这炸弹在水面上“Duang、Duang”跳几下,正好就砸在了船的吃水线上。一炸一个大窟窿,神仙也补不上。 3月2日,船队被盟军侦察机发现。第二天,好戏开场。 当时海面上,日军船队排了个自以为很牛的“铁桶阵”,驱逐舰在外,运输船在内。天空中,100多架日本“零”式战斗机在头顶盘旋护航。看起来,是那么回事。 可盟军一来,就不是一个量级的打法。先是B-17“空中堡垒”在高空扔炸弹,目的不是炸沉你,就是为了打乱你的阵型,让你像没头苍蝇一样乱转。日军驱逐舰为了躲炸弹,根本没法保持队形,那个“铁桶阵”瞬间就成了漏勺。 紧接着,主角登场了。B-25和澳大利亚的“英俊战士”战斗机从超低空钻了出来。日本人防空炮手都傻眼了,他们的高射炮仰角太大,根本打不着贴着海皮飞的飞机。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涂着鲨鱼嘴的轰炸机,把炸弹一颗颗“漂”过来。 “轰!”的一声巨响,一艘运输船的侧面直接被撕开,连人带马匹、大炮、弹药,一股脑地往海里滑。甲板上的日本兵,被“英俊战士”战斗机上的机炮扫得像割麦子一样,血肉横飞。整个海面,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4个钟头。8艘运输船,全完了。护航的8艘驱逐舰,也被干沉了4艘。6000多名日军,像下饺子一样被扔进了俾斯麦海。 对于那些落水的日本兵来说,真正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首先,是盟军飞机的无情扫射。这不是什么违反战争法的人道问题,这是战争的残酷逻辑。麦克阿瑟的命令很明确:“一个都不能让他们上岸”。因为这些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一旦他们游到岸上,拿起枪,又会成为可怕的敌人。所以,盟军的飞机来回地用机枪扫射海面上的救生艇和漂浮物。 躲过了子弹,还有更大的恐怖在等着他们。俾斯麦海,是世界上著名的鲨鱼出没地。海战中,船只的燃油泄漏,加上几千人的鲜血,把几公里外的鲨鱼全都吸引了过来。 漂在海上的6000多人,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有2000多人葬身鱼腹。这个数字虽然没有精确的官方统计,但在幸存者的口述和战史的推测中,这是一个被广泛引述的惨况。剩下的,要么是淹死、要么是伤重不治。最后,只有不到1000人,靠着顽强的求生意志和一点点运气,漂到了莱城。但他们上岸时,已经没了武器,没了补给,没了士气,成了一群废人。 一场海战,把一支精锐师团,就这么给“清零”了。 这场惨败背后,反映出的是当时日军从上到下的一种“病态”。就在这场海战后一个月,一个更大的悲剧发生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那个策划了偷袭珍珠港的山本五十六,座机被美军击落,命丧丛林。 为什么山本的行程会泄露?因为他的下属为了让他高兴,谎报了之前一场空战的“辉煌战果”,让山本错误地以为美军在新几内亚的空中力量已经被摧毁了,于是才放心大胆地坐着飞机去前线视察。结果,一头扎进了美军的埋伏圈。 俾斯麦海的惨败,源于高层明知密码被破还心存侥幸的“赌博”;山本五十六的死,源于整个军队体系中报喜不报忧的“谎言”。这两件事,根子上都是同一种病——狂妄自大,脱离现实。

0 阅读:0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