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舰队遭以色列空袭,15架无人机密集投弹,意西军方决定不忍了! 当地时间 9 月 24 日凌晨的希腊克里特岛以南海域,15 架以色列无人机像一群不请自来的 “夜行者”,对着 “全球坚韧船队” 密集投弹的场景,可不是什么好莱坞大片里的特效 —— 网上流传的视频里,夜空中的闪光伴着此起彼伏的巨响,十艘船的船帆和索具被炸得七零八落,400 名来自 44 国的志愿者慌得全员套上救生衣,通讯中断的几分钟里,整支船队成了茫茫大海上的 “孤岛”。 这船队可不是普通的观光团,20 艘船的规模堪称民间海上行动的 “天花板”,里面有社会活动家、记者,甚至还有律师和艺术家,说白了就是带着人道主义物资去给加沙送希望的,结果没等靠近目的地,先在国际水域挨了一顿炸。 以色列这操作也算轻车熟路,毕竟早在 9 月 22 日,他们外交部就撂下了 “要阻止船队抵达” 的狠话,这波无人机袭击更像是把警告变成了实际行动。 不过他们大概没算到,这次踢到了铁板 —— 意大利和西班牙军方直接放出 “不忍了” 的话,这背后可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积怨已久的爆发。 要知道,这支船队从西班牙巴塞罗那起航时,就带着两国不少民间组织的物资,现在自家参与的船队在公海被炸,军方要是还装看不见,别说国内民众不答应,在欧洲盟友面前也抬不起头。 往前倒推 15 年,2010 年 5 月 31 号凌晨,以色列海军突击队直接从直升机绳降土耳其 “马尔马拉号” 指挥舰,那次可比这次狠多了,当场打死 9 名土耳其志愿者,法医验尸发现死者总共身中 30 枪,以方甚至还想给开枪的士兵颁 “英勇勋章”。 那次事件直接把土耳其惹毛了,取消了和以色列所有军事协议,关闭了境内的以色列情报基地,两国关系差点断交。 现在 “全球坚韧船队” 遇袭,简直是把当年的剧本又翻了出来,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换成了更不好惹的欧洲国家。 以色列大概忘了,2025 年 8 月 25 号他们空袭加沙纳赛尔医院,炸死 5 名记者时,欧盟就已经怒了,公开说 “此举不可接受”,现在又动了欧洲家门口的援助船,意西军方自然不会再忍。 更关键的是,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早就到了临界点,这支船队的物资可不是可有可无的 “锦上添花”。 中国今年 2 月启运的 6 万个食品包,折腾到 9 月才运到 5.5 万个,中间全靠以色列 “心情” 放行,物资扣在口岸是常事。 加沙自 2023 年 10 月以来已经有 245 名记者死在以军袭击下,139 名民防人员丧生,联合国都喊着 “这是在让饥荒中的儿童无声死亡”。“ 全球坚韧船队” 带着的物资,就是要打破这种封锁,结果以色列连这点希望都要炸掉。船队在突尼斯港口停泊时就莫名着了两次火,当时 16 个国家的外长就联合发声要保障安全,现在真的遇袭,意西军方要是还不表态,简直没法交代。 以色列可能觉得无人机炸船成本低、动静小,既能阻止船队又不会闹太大,但他们算错了两点:一是船队的国际影响力,44 国志愿者背后是 44 个国家的舆论压力,比当年只有土耳其牵头的船队分量重多了;二是欧洲国家的底线,意大利和西班牙本来就在欧盟里呼吁对以强硬,这次自家相关的船队遇袭,正好成了 “不忍了” 的导火索。 想想 2010 年土耳其只是取消军事协议就让以色列难受,现在意西作为北约成员国,手里的牌可比当年的土耳其多得多,真要动真格,以色列在欧洲的军事合作和外交空间都得受影响。 现在国际社会的反应已经很明显,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之前谴责医院袭击时就强调 “平民必须受保护”,这次船队遇袭更是触碰了国际法的红线 —— 毕竟是在公海袭击人道主义船只,跟当年土耳其说的 “海盗行径” 没两样。 意西军方的表态,其实是给其他国家带了个头,要是以色列还像当年那样硬扛,拒绝道歉也不接受调查,恐怕这次的麻烦要比 “马尔马拉号事件” 大得多。 毕竟当年土耳其一家就让以色列焦头烂额,现在加上欧洲两个强国,再算上早就不满的 16 国外长,以色列要是不拿出点像样的说法,这后续的连锁反应可不是几架无人机能摆平的。
拦截失败!以色列遭袭死伤惨重,内塔尼亚胡宣战,战斗或即将打响防不胜防的袭击,以
【63评论】【47点赞】
单身情歌
😂让西方国家看看这就是它们包容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