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巴铁竟然宣布制裁中国?9月24日,巴基斯坦国家关税委员会宣布对原产于中

往事趣谈纪录 2025-09-26 10:19:10

不可思议!巴铁竟然宣布制裁中国?9月24日,巴基斯坦国家关税委员会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头孢氨苄作出反倾销初裁,决定征收21.64%的临时反倾销税,即刻生效,有效期四个月。不少网友跟着起哄,说出口品质量比内销好、靠压榨劳动力降价,这话说得太片面,得扒开表象看里头的真东西。 先说说巴基斯坦这次征的反倾销税,它压根不是什么 “突然袭击”,而是早有苗头。今年 3 月,巴基斯坦本土药企 Pharmagen Limited 就提交了反倾销申请。 紧接着到了 5 月,巴基斯坦国家关税委员会正式启动调查,随后查了整整四个多月,才在 9 月 24 日拿出这份初裁结果,决定征收 21.64% 的临时税。 咱先搞明白头孢氨苄是啥东西,这药可是老百姓常用的抗生素,扁桃体炎、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这些轻中度炎症,都能用它来治。 中国在这类药品的生产上,早就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产能规模,从原料药提炼到制剂加工,一套流程全在国内完成,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这是实打实的产业优势,跟 “恶意倾销” 压根不沾边。 有人说这是靠压榨劳动力降成本,这话就更没谱了。现在中国医药工厂早就不是靠人工埋头干活的老样子了,七部门去年刚印发了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方案,不少工厂都改成了智能生产线。 就像四川有家好医生医药的智能工厂,生产线自动化率达到 98%,6700 多个关键控制点位全靠电脑精准把控,根本不用太多人工操作。 成本低是因为产业链全、产量大,比如生产头孢氨苄需要的中间体,国内上千家企业都能供应,不用从国外高价采购,运输和采购成本都省了,加上产量上去了,单位成本自然就下来了。 再说说质量问题,说 “出口品比内销好” 纯粹是误解。中国有国家强制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不管是内销还是出口的药品,都得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每批产品必须经质量受权人批准才能放行,连贮存、发运环节的质量都得保证。 而且中国很多药企的产品还通过了全球最严的美国 FDA 认证,像厦门力品药业有 7 款产品拿到 FDA 许可,药明康德一年接受 802 次全球审计全合格,连 FDA 都豁免了他们 20 多项药品的获批前审查。要是出口品靠偷工减料降价,根本过不了这些严苛的检查。 巴基斯坦这么做,说白了就是典型的贸易保护套路。本土药企竞争不过中国产品,就找政府撑腰,这跟中国药品的质量、价格公平性没半点关系。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这次征的是四个月的临时税,而不是长期税。WTO 早就有规定,临时反倾销税一般不超过 4 个月,这本身就是给双方留了协商时间,要是中国真在恶意倾销,巴基斯坦完全可以直接开征长期税。 其实巴基斯坦老百姓也离不开中国药品,中国药企的性价比优势摆在那儿,一旦加税,最后药价涨了,吃亏的还是需要治病的普通民众。 中国药企靠的是智能化生产、完整产业链和严格的质量管控才有了今天的优势,这可不是靠什么 “歪门邪道”。 说到底,国际贸易里难免有摩擦,但不能动不动就扣 “倾销” 的帽子,更不能轻信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言。中国产品的竞争力,靠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和产业实力。 大家觉得这种贸易保护最后会让谁受影响?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