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伐吴,如果打赢了陆逊会怎么样?我要说三国不会变天,蜀汉依旧难掩颓势! 最近翻

五代十国志 2025-09-25 22:30:12

刘备伐吴,如果打赢了陆逊会怎么样?我要说三国不会变天,蜀汉依旧难掩颓势! 最近翻看夷陵之战,总忍不住想:要是那场大火没烧了刘备的七百里连营,反而烧穿了陆逊的防线——蜀汉会不会直接翻身? 今天咱们不扯虚的,就聊点扎心的真相:就算刘备赢了夷陵,三国也不会因此大一统;但这仗要是真赢了,他能得到的“教训”,比输一百次都值钱。 一、赢了战场,输在人心:蜀汉内部早埋了雷 先给结论:刘备要是真砍了陆逊,第一个要头疼的不是东吴,是自己人。 当年伐吴,蜀汉高层本就不齐心。赵云就当面劝过:“国贼是曹操,咱得先打曹魏,不该为了荆州跟东吴死磕!”结果刘备愣是把赵云扔到后方督运粮草,气得老将军直叹气。要是赢了夷陵,这些被晾在一边的人能服? 后来诸葛亮北伐,李严因为运粮出错被罢官,闹得君臣反目——你看,内部裂痕一旦种下,再难愈合。 更扎心的是,蜀汉本来就人少。打完夷陵,青壮死了万把人(《三国志·吴主传》记“临阵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本来益州就百万人口,这下更穷。诸葛亮后来北伐总缺粮,根源就在这儿——赢了战役,输了国力基础,等于白打。 二、东吴不是软柿子:输了仗,他们会更狠 陆逊要是被刘备揍趴下,孙权会学“负荆请罪”?拉倒吧。 历史上夷陵开打前,孙权就偷偷派使者去曹魏称臣,把江东大族骂了个狗血淋头。为啥?他怕啊!万一刘备和曹丕前后夹击,东吴就完了。要是陆逊真输了,孙权第一反应肯定是“继续抱曹丕大腿”——《三国志·吴主传》写得明白,战后孙权给曹丕送了大批特产,还把儿子送到洛阳当人质。 刘备刚占荆州,就得防着东吴和曹魏联手。后来诸葛亮为啥总说“联吴抗曹”?因为吃过亏——赢了局部,输了全局,才是最惨的。 三、曹魏的算盘:等你飘了,再捅刀子 曹丕要是看刘备赢了夷陵,会干啥? 《三国志·刘晔传》里记过,当时刘晔就劝曹丕:“刘备刚打了胜仗,士气正旺,不能打。但他伐吴消耗太大,咱可以趁他骄傲,抄他后路!”要是刘备真赢了,刘晔这主意准被采纳——曹魏大军从襄阳杀过来,江陵守军刚经历大败,哪扛得住? 这时候的刘备,左手要防东吴报复,右手要挡曹魏偷袭,中间还有一堆老臣闹情绪。 网友吵翻:赢夷陵=开挂?现实没那么爽 其实这事儿得看“势”。三国拼到最后是拼国力。就算刘备夺回荆州,他的总资源还是比曹魏差三倍。但另一个角度更有意思:赢了夷陵,蜀汉的“牌面”会好看很多。 当年刘备占益州,很多人说他“鸠占鹊巢”。要是他拿回荆州,再加上“为关羽报仇”的大义名分,天下读书人可能更愿意投他。 历史教给我们的事:真正的赢家,从不靠侥幸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明白一件事:夷陵之战的胜负,改变不了三国归晋的大势。 结语:历史的“如果”,藏着最真实的答案 历史没有如果,但“如果”能帮我们看清——决定成败的从来不是一场战役,是你有没有接住胜利的能力。 就像我们现在做事,别光盯着眼前的输赢,多想想:“要是赢了,我能守住吗?”“要是输了,我能翻盘吗?” #三国演义# #刘备# #陆逊# #孙权# #曹丕# #彝陵之战,如果刘备赢了会怎样#

0 阅读:0
五代十国志

五代十国志

乱世中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