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老人一旦迈入80岁高龄,建议以下3件事不要做,早知早受益
人到高龄,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如同一部运转多年的机器,需要更加精心的呵护和保养。有些年轻时习以为常的事,到了这个阶段,可能就会成为健康的隐患。
总结出的三件80岁以上老人尽量不要做的事。这不是限制老人的自由,而是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他们规避风险,提升生活质量,安享晚年。
不要进行剧烈或危险的体育锻炼
很多老人秉持“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这本身没错。但到了80岁以后,运动的方式必须做出重大调整。
● 骨骼变脆:高龄老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骨骼脆性增加,平衡能力也大不如前。一旦进行快跑、跳跃、爬山、或是需要剧烈转身的运动,极易发生摔倒,从而导致骨折。髋部骨折对于高龄老人来说,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引发的卧床并发症非常危险。
● 心脏负荷:心脏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剧烈运动会骤然加重心脏负担,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甚至更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
应该怎么做?
将“剧烈运动”替换为“和缓活动”。散步是最好的选择,但需在平坦、安全的路面上进行,最好有家人陪伴。
此外,太极拳、八段锦等动作缓慢、注重平衡的养生功,或者坐在椅子上的伸展运动,都非常适合高龄老人。核心原则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气喘为度。
不要盲目进补和滥用药物
“年纪大了,得补一补”,这是很多子女的孝心,但也可能成为负担。
● 虚不受补:高龄老人身体机能衰退,脾胃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是最弱的。很多名贵的补品,如人参、鹿茸等,性质滋腻或温燥,他们的身体根本无法有效运化吸收,反而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腹胀、便秘或上火,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 药物相互作用:很多老人通常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如果再自行添加保健品或中药,极易发生复杂的药物相互作用,轻则影响药效,重则加重肝肾损伤,甚至引起中毒。
肝肾是代谢药物的主要器官,高龄老人的肝肾功能已然下降,滥用药物的风险极高。
应该怎么做?
任何添加保健品或药物的行为,必须咨询医生或临床药师。老人的饮食重在均衡、易消化,提供充足的优质蛋白(如蒸蛋、鱼肉、豆腐)和蔬菜,远比吃补品更重要。真正的“补”,是补得进去,而不是补得贵重。
不要独自处理高风险生活事务
这里特指两件事:独自洗澡和独自修理高处物品。
● 洗澡风险:浴室环境湿滑,是老人摔倒的重灾区。一旦在浴室摔倒,后果不堪设想。此外,沐浴时卫生间密闭,空气不流通,对于心脑血管功能不佳的老人来说,也容易诱发缺氧、晕厥等意外。
● 登高风险:踩凳子换灯泡、踮脚够柜顶东西等行为,对于平衡感差的老人来说极其危险。从高处摔下造成的伤害,往往是他们无法承受的。应该怎么做?
● 洗澡时:务必有家人在旁协助或守护。浴室应铺设防滑垫、安装扶手和洗澡椅,降低风险。
● 处理高处事务:所有需要登高的事情,都应交给子女或保姆来做。要时刻提醒老人:“有任何需要高处拿取的东西,叫我们来,这不是麻烦,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安心。”
关爱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我们的重点要从“治疗”转向“养护”,从“冒险”转向“避险”。以上这三件事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预防意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