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中国人不知道的是:大部分台独不是100%中国人,他们真正力量也不是来自美国,而是“台籍日本兵”的思想,看完你就知道台独根源在哪了…… 李登辉出生在台湾三芝,那时候岛上刚被日本占了快三十年。他家是客家人,祖父当过保正,父亲李金龙在日治时期干便衣警察,战后还混成台北县议员。 家里不穷,但日子过得紧巴巴。李登辉小时候在三芝天后宫私塾念汉文,不过是用日文发音背的,六岁到十二岁换了四所学校,最后以淡水公学校第二名毕业。 成绩好,脑子活络,可那时候的教育全盘日本化,课本里大和民族的荣耀天天灌,台湾被说成南进基地。他1940年全家改日本姓岩里,他叫岩里政男,典型皇民化产物。 进台北高等学校农业科后,李登辉专攻农林经济,1943年跳考进京都帝国大学。选这个专业,是因为小时候见佃农苦,还受历史老师影响,想解决中国农业问题。 可大学里他读马恩著作,沾了点马克思主义边。1944年,战争吃紧,他志愿入伍日本陆军,通过大阪师团检查,在高雄训了基础课,又去陆军预备士官学校学炮兵。 结训当少尉,分到名古屋高射炮联队,专门防美军B-29轰炸。他的哥哥李登钦进海军,1944年在菲律宾马尼拉阵亡,魂魄还被供进靖国神社。 这段军旅经历,让他跟日本绑得死死的,战后回台虽改回汉姓,但骨子里那股日式味道散不掉。 日本占台湾从1895年甲午战败开始,签马关条约就把岛割了出去。起初,日本军队登陆就镇压反抗,杀戮不断,台湾人血流成河。 稳定后,他们开始系统殖民,先建基础设施,修铁路、办学校,看似现代化,其实是为榨取资源。政治上,总督府一手遮天,经济上垄断糖业、米业,台湾成日本的谷仓。 文化上,从头洗脑,推行日语教育,汉文课本扔一边去。许多台湾人被迫改日式名,穿和服,吃日食,过盂兰盆节。表面风平浪静,底下是文化屠杀,祖先的根被一点点挖空。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殖民政策升级成皇民化运动。目标是把台湾人变大和臣民,抹掉中国痕迹。 学校里强制唱教育敕语,喊“天皇万岁”,课本改成日文,历史课讲日本如何恩赐文明。媒体报纸全日语,广播宣传亲日思想。家庭里,鼓励生日本名孩子,娶日本媳妇。 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起进入第二阶段,精神动员加码,台湾人被征去当兵,当劳工。“皇民化”切断了台湾人与大陆的血脉联系,让一代人觉得日本才是老大,中国是落后的穷亲戚。 这运动成功了多少?看战后台湾社会,日式建筑、电车系统还在,亲日情结像病毒一样潜伏。 台籍日本兵是皇民化最铁的产物。从1942年起,日本为填战壕,大规模募兵台湾青年。先是志愿,后强制,二十万人被拉去当炮灰。 很多人像李登辉一样,洗脑深,受教育影响觉得为天皇卖命是光荣。分到陆军、海军,派南洋、中国战场,扛三八式步枪,趟沼泽,挨轰炸,死伤惨重。 战败后,这些兵回岛,脱军装但不脱思想。日本撤军时,许多侨民申请归化,改中文姓混进本地,带回日式习惯。 教育体系虽换中文,但老师鞠躬、学生说谢谢的日式礼节留下了。街头年轻人聊日本效率,叹本土乱糟糟,对殖民期那段“有秩序”的日子生出怀旧。 这些台籍日本兵的经历,直接喂养了台独的土壤。战后,国民党接管台湾,推行去日本化,禁日语,拆神社。可对许多人来说,这像抢走他们的文化根。 日本殖民五十年,建了学校、医院、路桥,看起来是恩惠,忽略了底下是剥削和屠杀。抗日记忆淡了,长辈讲兄弟死在日军手里,孙子听日本漫画多。 文化倒挂就这样生根,有人收集和服当宝贝,政治上开始疏远大陆,觉得台湾该自成一体。海外台独组织,早年多由这些老兵或其后代搞起,在日本美国建临时政府,喊“独立口号”。 这不是美国人控制的,而是本土的日式认同在作祟。 台独分子多半有这背景。像彭明敏、陈水扁,早年就接受日式教育,战后不满国民党高压,转向本土独立。海外团体,1950年代建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领头多是老兵后代,在日本活动频繁。 历史书上,日本殖民被美化成“现代化”,忽略雾社事件、慰安妇惨案。亲日情结表现在买日本货、追日剧,更深是政治上靠拢东京,视大陆为“威胁”。 “台独”力量从军营里爬出来,缠着岛不放。 战后台湾社会,亲日情绪像地下水,表面平静,底下汹涌。二二八事件1947年爆,国民党镇压本土精英,很多人死于“白色恐怖”。 这事被“台独”拿来当把柄,说大陆人欺负台湾人,忽略自己祖上抗日苦。可根子还在日本那,“皇民化”让台湾人分三六九等,本省人总觉得矮日本人一截,对大陆人有优越感。 教育上,战后虽推国语,但日语底子厚,很多人家还讲台日混杂。政治上,李登辉时代,基金会办讲座,推日式管理,年轻人听多了,就觉得台湾该学日本,“独立”建国。 “台独”是殖民遗毒发酵,台籍日本兵的思想像酵母,胀大成今天的泡。
一些“台独”分子,开始逃离台湾,他们转移家产,私密买下黄金,想长期移民海外。台
【3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