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求建议股市开“夜市”刘纪鹏调侃:如果当前的股市制度不改变只会延长“割韭菜

冬亦看商业 2025-09-25 18:38:16

吴晓求建议股市开“夜市” 刘纪鹏调侃:如果当前的股市制度不改变 只会延长“割韭菜”时间

在2025年“凤凰湾区财经论坛”上,两位经济学家针对股市交易时间改革的观点碰撞,折射出中国资本市场转型期的深层矛盾。吴晓求主张通过延长交易时间或开设“夜市”提升便利性,而刘纪鹏则强调制度缺陷未解前不可盲目扩容。这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实则指向了市场发展阶段的不同优先级。

吴晓求的“效率逻辑”:需求导向的创新值得尝试

吴晓求的提议符合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趋势。当前A股每日4小时的交易时长(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显著短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6.5小时和港股的5小时,部分投资者尤其是无法日间交易的特殊群体存在客观需求。从技术层面看,延长至“夜市”在结算系统、做市商流动性管理等方面已有成熟方案(如美国盘后交易、香港收市后竞价),并不涉及交易规则的根本重构。这一改革的本质是通过供给优化提升市场包容性,而非纵容违规行为——正如公务员交易权限的约束需依靠内部监管而非市场机制。

刘纪鹏的“制度批判”:核心矛盾在于定价失灵的顽疾

刘纪鹏的担忧直指中国股市的深层痼疾:散户占比超60%的结构性风险、退市率不足1%的“只进不出”生态、以及信息披露违规成本过低导致的定价扭曲。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A股换手率高达220%,远超美股的110%,反映出市场短期投机主导的特质。若交易时间延长至夜间,信息真空期的情绪化交易可能加剧“追涨杀跌”,进一步放大波动率。例如,2024年某新能源企业突发利空后,夜间社交媒体谣言导致的次日跌停案例,已暴露非理性交易的脆弱性。

破局路径:以制度筑基,分层推进交易创新

解决这一争议的关键在于分步实施改革:

优先补齐制度短板:需同步推进“严监管+强保护”,包括提高财务造假处罚上限(现行60万元标准缺乏威慑)、扩大证券集体诉讼适用范围,并建立中小投资者维权补偿基金。

试点分层次交易机制:可参考科创板经验,在沪深300成分股中率先试行“收盘竞价时段延长至30分钟”,观察市场反应;对ST股等高风险品种维持现有交易时长,抑制投机炒作。

完善配套风控体系:夜间交易需配套实时舆情监控系统、异常波动熔断机制,并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在重大事件披露后2小时内召开电话会议,缓解信息不对称。

当前中国市场已具备延长交易时间的操作性基础,但必须清醒认识到,交易制度的边际改良无法替代资本市场的基础性改革。唯有在投资者保护机制、定价效率、公司治理等维度取得实质性突破后,交易时间的“量变”才能真正转化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质变”。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冬亦看商业

冬亦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