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美国和俄罗斯同时宣布 9月25日,美国国务院和俄罗斯外交部几乎同时放出消息,他们家外长在纽约见上面了。这可是美俄高层最近少有的一次直接对话,俩人关起门来聊了不少正事。 这场纽约会晤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外交芭蕾——动作优雅,但步步计算。拉夫罗夫强调“解决冲突根源”时,实际在暗示北约东扩等安全诉求;而鲁比奥强调“有意义措施”,则是要求俄军先撤出乌克兰领土。双方都在用和平辞令包装底线分歧,仿佛吵架双方同时说“我愿意讲道理”,但对“道理”的定义完全相反。 特朗普的突然变调尤其值得玩味。23日见完泽连斯基,他立刻在社交媒体宣称乌克兰能“赢回全部领土”,与之前施压基辅让步的态度截然不同。这种跳跃背后,或许是国内政治压力,或是试探俄方底线。但战场不是推特,一句口号填不饱乌军缺弹少兵的困境。俄方则趁机指责乌克兰“毫无兴趣”谈判,把拖延的责任甩向对方。 外交舞台下的硝烟从未散去。俄美一边谈“恢复外交使团正常运作”,另一边却互驱外交官、冻结资产;一边提“建设性对话”,另一边美军援乌武器仍在运输途中。这种矛盾操作揭示了大国博弈的残酷规则:谈判桌是展示姿态的秀场,真正的较量永远在战场和制裁清单上。 泽连斯基的处境愈发尴尬。他表态愿在任何地点(除莫斯科外)与普京会晤,俄方却冷冰冰回应“伊斯坦布爾是最佳地點”,还暗示乌方对谈判“毫无兴趣”。乌方就像夹在两大国间的棋子,当特朗普态度摇摆、欧洲援助疲软时,基辅连谈判的筹码都在流失。 或许唯一确定的,是这场会谈再次验证了俄美关系的铁律:对话易,和解难;声明易,行动难。当拉夫罗夫和鲁比奥握手告别时,乌克兰土地上的炮火仍在继续——外交辞令能上头条,却浇不灭战火。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路透社今天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周三(9月24日)表示,美国的飞机发动机及零部
【7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