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派人“探视”老杜,察觉大事不妙的马科斯,有意先下手为强? 风暴前夜,马尼拉的街头比台风还热闹。 就在“万亿比索游行”把菲律宾搅得天翻地覆时,马科斯政府悄悄派人去海牙“探视”前总统杜特尔特,这一幕立刻在政坛炸开了锅。 说是例行公事,但谁都知道,越是动荡的时候,越没有“例行”的举动。马科斯到底是未雨绸缪,还是察觉大事不妙,打算先下手为强? 马科斯最近的日子,真不算太平。国内的抗议潮一波接一波,起因很简单——“万亿比索防洪工程”被曝出腐败丑闻。 原本说是为老百姓挡水,结果钱没少花,水照淹不误,钱却像进了无底洞。调查拖拖拉拉,关键人物一个没动,反倒有风声说总统亲属也牵扯其中。 民众的信任本就不牢靠,这下子彻底塌了。抗议像打翻的油锅,从马尼拉烧到全国二十多个城市。警察用水炮、催泪弹“招呼”抗议者,受伤的、被抓的都有,甚至有人丧命。 局势越来越乱,偏偏马科斯在最关键的几天消失不见,既没安抚民心,也没拿出解决方案。外头是怒火中烧,里头则是指挥混乱,让人怀疑总统是不是被吓得不敢露面。 就在大家都在找马科斯的时候,这边老杜在海牙的案子也没闲着。虽说人被关在国外,但杜特尔特家族的影响力还在菲律宾活蹦乱跳,尤其是女儿莎拉,作为副总统,手里握着的资源和动员能力谁都不敢小看。 民众对杜家有感情,地方派系也多半买账。如果说抗议潮本来只是针对腐败,这会儿一旦跟杜特尔特家族的能量结合,那局面可就不是单纯的反腐那么简单了。 历史上的马科斯家族就吃过这个亏,当年他老爹被推翻,就是被民意和政治对手联手“请下台”的。眼下这种气氛,难怪马科斯寝食难安。 风头正紧的时候,马科斯政府突然打起“关心老杜”的旗号,派人到海牙探视。外界都盯着呢,莎拉的反应果断直接,坚决表示“不需要政府探视”,还说这事是“虚假关怀”。 更重的话也甩了出来,警告说老杜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政府和国际刑事法院都脱不了干系。讲白了,这几乎是把马科斯政府往阴谋论的坑里推。 菲外交部倒是赶紧出来“澄清”,说探视是合规的,没有小动作。但现在的民众信什么?抗议升级,信任赤字,谁都觉得官方说辞苍白无力。 马科斯这举动,是不是担心杜特尔特遥控菲律宾局势,还是试探杜家底气?外界猜测不断,总之没人相信单纯只是领事关怀。 局面闹到这一步,事情早就不是表面那么简单。一场“探视”,让所有人都脑补出了不同剧本。 最极端的,难免有人担心,如果杜特尔特在羁押期间“出事”,直接让反对派群龙无首,表面上看是解了燃眉之急,实际上那可不是小事,菲律宾社会的反弹和国际社会的谴责能直接把局势炸锅。 这种“政治豪赌”,谁敢真下手,后果谁都清楚。 更现实一点,马科斯或许只是想摸摸底,看看杜特尔特现在状态如何,是不是还有能力遥控国内,莎拉会不会趁乱和抗议派联手。 既是试探,也是亮肌肉。让杜家知道,哪怕人在国外,也别以为能脱离马尼拉的掌控。 对于马科斯来说,这种“无形的威慑”不失为一种策略。谁都怕对手在暗处蓄力,光天化日下的“探视”,其实是给对手递个眼色。 再往深里想,菲律宾政治一直讲究“你敬我一尺,我让你一丈”。马科斯也可能是在向杜特尔特家族递橄榄枝。 现在抗议如火如荼,政权根基不稳,谁都不想再多树一个强敌。 或者说,马科斯试图和杜家达成某种默契,交换条件,让杜家在这场危机中保持沉默甚至中立,好让自己先稳住阵脚。这种政治交易,菲律宾老百姓早就见怪不怪了,背后利益勾兑多了去。 不管马科斯打的什么算盘,归根结底还是怕权力不稳。杜特尔特家族的能量,足以随时搅动风云。 马科斯明里暗里都想警告对手:别以为我只是个“看客”,必要时也能先下手为强。但这场博弈里,谁都不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眼下这场“探视”风波,非但没帮马科斯缓解危机,反倒让杜特尔特家族和支持者更警惕。街头的怒火还在,庙堂上的权力斗争一触即发。 菲律宾的政治风暴刚刚拉开序幕。下一步,抗议活动会不会越演越烈,莎拉会不会从被动“关切”变成主动出击,马科斯又会不会有新的动作?这些都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对于整个亚太地区来说,菲律宾的稳定与否其实不只是自家事,地缘格局都受到牵动。 国际社会,尤其是周边国家,这会儿也都盯着看,谁都不愿意看到菲律宾政治一团乱麻。眼下谁都没闲着,谁都怕局势失控。马科斯的棋局,已经赌上了未来的命运。 参考资料:1万亿比索打水漂!菲律宾人怒了,总统马科斯陷执政最大危机 2025-09-24 17:41·环球网
菲律宾大变天,二号人物小马科斯亲戚被赶下台,将迎来亲华总统。今年九月,菲律宾
【2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