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湖南长沙,一位女子咳嗽的不停,可她并没有选择去医院就医

语蓉聊武器 2025-09-25 14:41:45

“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湖南长沙,一位女子咳嗽的不停,可她并没有选择去医院就医,反而每天咨询“AI”给自己看病,而且这一看就是8个月,后来实在受不了去了医院,发现双肺已出现空洞 长沙市中心医院住院部的窗边,廖新花望着楼下往来的人群,手里攥着刚出的检查报告,指尖泛白。 报告上 “双肺多发厚壁空洞,继发性肺结核可能性大” 的字样,像一根刺扎在心上 —— 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从年初开始的一场咳嗽,靠 AI 问诊折腾 8 个月,最后竟拖成了要住院治疗的重病。 事情的起点,是今年 1 月的一个清晨。 廖新花起床后突然咳了几声,以为是夜里开空调着凉,随手找了片感冒药吃。 接下来几天,咳嗽没断,但也不算严重,她便没放在心上,觉得 “春天干燥,多喝水就好”。 身边朋友劝她去医院看看,她总说 “小咳嗽,不值当跑一趟”,一来嫌医院排队麻烦,二来觉得检查费是 “冤枉钱”。 可咳嗽没像她想的那样 “自愈”,反而越来越频繁。 2 月的一天,她加班到深夜,咳得没法集中精力,刷手机时看到一款 AI 问诊软件的广告,“足不出户问病情,在线荐药不用等” 的宣传语让她动了心。 下载注册后,她第一次详细描述症状:“咳嗽一个月,有痰咳不出,晚上咳得睡不着,吃感冒药没用。” AI 很快回复,判断是 “急性支气管炎”,推荐了两款止咳化痰药,还提醒 “按疗程吃 7 天,别擅自停药”。 她照着 AI 的建议买了药,吃了 3 天后果真见效,咳嗽频率降了不少,她还跟家人炫耀 “这 AI 比去医院方便多了”。 可麻烦从停药开始 ——7 天疗程结束,刚停了药,咳嗽就像 “反弹” 一样,比之前更厉害。 她又去问 AI,得到 “炎症未消,需加用消炎药延长疗程” 的回复,她便接着买、接着吃。 就这样,从 1 月到 8 月,她在 AI 的指导下换了 4 种止咳药、2 种消炎药,药没断过,咳嗽却始终在 “缓解 — 复发” 里打转,她也从一开始的 “图方便”,慢慢变成了 “依赖”。 8 月中旬的一个周末,廖新花陪孩子去游乐园,走了没几百米就开始剧烈咳嗽,咳得蹲在地上直喘气,胸口像被重物压住,连呼吸都带着痛感。 孩子吓得哭了,她才慌了神,赶紧让丈夫送自己去长沙市中心医院。 导诊台的护士听她说 “咳嗽 8 个月,一直靠 AI 看病吃药”,立刻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呼吸科医生接诊。 医生没急着开检查单,先让她列出吃过的所有药物,用手电筒照了咽喉,又用听诊器反复听了双肺。 “你这肺部呼吸音不对,得马上做肺部 CT,排除严重问题。” 医生的话让廖新花心里一沉。 等待 CT 结果的半小时里,她坐立难安。 当医生拿着片子回来,指着上面的阴影和空洞说 “双肺都有病灶,还形成了空洞,高度怀疑是继发性肺结核,必须住院进一步检查” 时,她瞬间红了眼眶。 她从没想过,一场小小的咳嗽,会拖到这么严重的地步。 现在她每天按时服药、配合治疗,看着输液管里的药液,总后悔当初的 “小聪明”:“要是早点来医院,哪怕只做个胸片,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如今,她常跟来看望她的朋友说:“别信 AI 能‘治病’,它顶多算个‘健康字典’。” 身体不舒服尤其是症状超过两周,一定要去医院让医生当面看,专业检查和诊断才是救命的关键。” 这场持续 8 个月的 “AI 问诊闹剧”,让她彻底明白:健康从来不是 “图方便” 就能应付的,一次错误的选择,可能就要付出难以挽回的代价。 那么到最后,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110

猜你喜欢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