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百年来,美国最大的战略失误是什么? 这么说吧,其实你去掉中国之后,就会发现,美国根本没有战略失误,不是美国不行,是新中国太行。 美国这些年的操作,其实都是照着冷战打赢苏联的剧本复刻的,换谁看都觉得没毛病 —— 用技术封锁卡脖子,用贸易战打经济,用军费优势压安全,毕竟这套组合拳曾经把超级大国都锤垮了。 可问题出在对手变了,新中国不是苏联,这套看似万能的打法撞上来才发现,原来不是自己拳头软了,是对方骨头太硬。 先说美国最引以为傲的产业压制,冷战时靠芯片和制造业优势拖垮了苏联,现在照样想给中国来这一套。 他们忘了中国制造业早不是几十年前的样子,2010 年制造业增加值就超过美国,2023 年占全球比重直接冲到 30%,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小到螺丝钉大到空间站零件都能自己造。 美国 2025 年国防预算拨了 9620 亿美元,占 GDP3.15%,钱花在全球上百个海外基地的维护上,看着唬人实则虚耗;中国军费才 2460 亿美元,占比 1.5%,却能造出歼 20、山东舰,连美国军工企业都得偷偷买中国的稀土永磁体造导弹。 这就像一个满身肌肉但到处打架的壮汉,碰上了专攻内功的练家子,花的钱比人多,实际能打的家伙事儿未必占优。 科技封锁更是把美国的惯性思维暴露得明明白白。2019 年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2020 年升级制裁连海外代工厂都不许供货,本以为能断了麒麟芯片的活路,毕竟当时全球顶尖芯片都得靠美国技术。 可华为从 1991 年就开始攒的芯片功底不是白练的,从早期 K3V1 的磕磕绊绊到麒麟 990 5G 的领先,早把技术脉络摸透了。 2023 年 Mate60 系列突然上线,麒麟 9000S 芯片直接突破封锁,到 2024 年 Pura70 系列都卖到国际市场了,之前被炒到溢价千元的旧机型瞬间没人抢了。 美国以为是在封死一扇门,没想到中国早备好了窗户,还是带落地窗的那种,这哪是美国策略失误,纯粹是中国藏得太深,家底比他们想象的厚多了。 贸易战的效果更能说明问题。美国加征关税时,大概以为中国出口会像当年日本一样应声下跌,可 2025 年前 8 月中国出口总值照样涨了 5.9%,集成电路出口增速更是高达 22.1%。 对美出口是降了 15.5%,但对东盟、非洲的出口补上来了,增速分别是 14.6% 和 24.7%,一带一路国家成了新的增长极。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很多产品,就算加了关税,比从其他国家买还便宜一半,因为中国有电力成本、产业集聚和工程师红利这三大法宝,别人根本没法替代。 这就像想靠涨价逼走顾客,结果人家不仅没走,还开了新分店,只能说不是定价策略错了,是对手的成本控制能力太离谱。 新冠疫情成了最直观的照妖镜,彻底撕下了美国 “浑身腱子肉” 的伪装。2020 年美国 GDP 跌了 3.5%,中国反而涨了 2.2%,是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 年美国靠大放水涨了 5.9%,中国直接冲到 8.4%,占世界经济比重升到 18.5%。 美国忙着印钱发福利,结果通胀高企,制造业回流喊了好几年,2025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反而从 20% 降到 15%;中国一边抓防控一边稳生产,新能源汽车产量一年造 1500 万辆,占全球 60%,锂电池自给率从 30% 提到 50%。 这时候美国才发现,自己看似庞大的经济体量里全是泡沫,中国的增长却是实打实的肌肉,攻守易型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是之前没看清差距而已。 现在的新赛道竞争更没法比了。美国还在纠结 5G 专利的时候,中国 5G 基站已经建了 464.6 万个,占全球一半以上,信号都覆盖到偏远山村了。 “十四五” 期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 8 万亿元,对全球增长贡献率超 30%,华为、宁德时代这些企业直接冲进世界 500 强,把中高端制造的份额从欧美日韩手里抢了过来。 美国不是没布局,只是中国跑得太快,就像同样是跑步,人家穿的是钉鞋,还带助力器,自然越拉越远。 说到底,美国的所有策略放在冷战语境里都没毛病,只是他们没搞懂,新中国从来不是第二个苏联。 苏联缺完整工业链,中国门类齐全;苏联经济结构畸形,中国内外需均衡;苏联科技靠引进,中国藏着无数个像海思这样的 “备胎”。 不是美国不行了,是中国把 “闷声干大事” 做到了极致,等美国反应过来的时候,攻守之势早就换了位置,这大概就是 “甜甜圈虚胖” 碰上 “肌肉型选手” 的必然结果。
美国有没有机会击败中国?可以说,以前有,现在没有了。中美最危险,最容易爆发冲突的
【113评论】【208点赞】
用户16xxx55
美国打压中国时间并不长,就近十年左右,而且不是极限施压,主要是极限施压美国也受不了,因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和强国。近十年了,美国没有赢,中国也没有输。未来结局如何,也仅是预测。美国目前仍强于科技、军事、经济;中国最大的法宝是凝聚力和敢于迎战的精神。从中国人口、凝聚力、制造业总量、党的执政力、教育、军事、经济增速、基础设施等方面综合考虑,中国战胜美国打压并最终胜出是必然结果,一切有待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