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慈禧48岁,距离丈夫咸丰去世已有17年,而有天她却突然呕吐不止,恶心

炎左吖吖 2025-09-25 11:49:09

1880年,慈禧48岁,距离丈夫咸丰去世已有17年,而有天她却突然呕吐不止,恶心,变得喜欢吃酸,叫来太医一看,太医脸色大变,实在不知道怎么开口给太后讲病情,因为说出来很可能脑袋就掉了。 一个清晨,48 岁的慈禧从睡梦中醒来,刚坐起身便一阵恶心干呕。 洗漱后,她望着御膳房精心准备的早膳更是毫无胃口。 贴身太监李莲英见她面色不佳,连忙传召太医入宫诊治,谁曾想,这场看似寻常的 “抱恙”,却有着秘密! 这不是慈禧第一次犯“隐疾”。 从年初开始,她就时常倦怠乏力,对着满桌的奏折犯困,偶尔闻到荤腥就作呕。 起初她以为是操心北洋水师的军务太累,可歇了半个月,症状反而更重。 李莲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因为,他太清楚慈禧的“忌讳”。 此时的慈禧,已寡居 22 年。 1861年咸丰帝驾崩时她才28岁,如今已是“太后”。 若真怀了孕,这“龙种”的父亲是谁? 皇家脸面往哪搁? 太医们被一个个叫进宫。 第一个太医匆匆赶来,搭脉时手都在抖,把完脉扑通跪下:“老佛爷,您这是喜脉啊!” 话音未落,慈禧的茶盏就砸了过去:“斩!” 第二个太医更圆滑,说“是操劳过度,气血瘀滞”,可慈禧盯着他额角的汗,冷笑:“你当哀家是三岁孩童?” 第三个太医刚摸出“喜脉”的结论,就被拖去慎刑司。 宫里的规矩,给太后诊出“隐疾”,就是死罪。 太医院瞬间人心惶惶,连最有经验的御医都不敢再进慈禧的寝宫。 李莲英急得直搓手,再这么拖下去,慈禧的“病”要闹得满宫皆知,到时候别说太医的脑袋,连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 这时李莲英想起了薛福辰,无锡来的名医,三年前曾给慈禧治过屁股上的疥疮。 那时慈禧疼得坐不下,太医们都不敢动手,薛福辰却盯着坐垫上的血点,判断出疥疮的位置,用针尖在坐垫下扎了一下,慈禧坐下时戳破脓包,没几日就好了。 李莲英认定:“这人心思细,能扛事。” 薛福辰接到旨意时,腿都软了。 他太清楚宫里的规矩,给太后看病,说轻了要被骂,说重了要掉脑袋。 可圣旨不能违,他只能硬着头皮进了紫禁城。 搭脉时,薛福辰的三根手指稳得像秤砣。 片刻后,他心里有数了。 因为,他摸到了慈禧脉象里的“滑数”,那是喜脉的征兆。 但他不敢明说,只皱着眉叹气:“老佛爷这是为国操劳,气血都瘀在腹中了。若不疏通,怕是要落下病根。” 这番话既点出了慈禧的不适之处,又将病因与 “为国操劳” 挂钩。 既给足了她面子,又巧妙避开了 “喜脉” 的敏感话题。 慈禧盯着他的眼睛:“能治吗?” 薛福辰赶紧磕头:“能!但微臣家里有祖传秘方,得回去煎药。” 所谓“祖传秘方”,不过是薛福辰在补药里加了味红花,滑胎的猛药。 他煎好药,用黄绫裹着送进宫,看着慈禧喝下去,又哄着她:“您先歇着,微臣明天再来看看。 几个时辰后,慈禧的腹痛发作,排出了一团血块。 她长出一口气,不管是“淤血”还是“胎儿”,只要症状好了,她就安心了。 她赏给薛福辰200两黄金,又准他回无锡老家。 可薛福辰刚出宫门,就吩咐随从:“快马加鞭,回无锡!” 他知道,慈禧早晚会反应过来,万一这“淤血”是胎儿,她肯定会派大内高手追杀。 果不其然,三天后,大内侍卫拿着慈禧的密旨赶到无锡。 可他们扑了个空。 因为,薛福辰的家门口挂着白幡,家人披麻戴孝,说他“突发急病去世”。 侍卫们查了半天,没发现破绽,只得回去复命。 薛福辰躲在郊外的破庙里,冷笑:“慈禧啊慈禧,你连自己的‘秘密’都守不住,还想杀我?” 这件事后来被记载在《闻尘偶记》里,可可信度一直存疑。 有人说,这是政敌编造的谣言,想诋毁慈禧的名声。 也有人说,薛福辰的“假死”是真的,他怕慈禧报复,只能隐姓埋名。 但无论真假,这件事都暴露了紫禁城的恐怖。 在权力面前,连“怀孕”这种私事,都能变成杀人的借口。 慈禧作为寡居的太后,既要守着皇家的脸面,又要掩饰自己的“隐疾”,她的焦虑和恐惧,比任何病都更折磨人。 后在那样的时代,连太医的性命都不如“皇家的脸面”重要。 薛福辰用“气血阻滞”遮住了“喜脉”,用“假死”保住了自己的命,可紫禁城里的隐疾,从来都没消失。 主要信源:(中华网热点新闻——46岁的慈禧得了一场怪病?不是不能治,而是没法说出口)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